武汉城市圈“圈友”畅想九市同城新生活

发布时间:2022-01-22阅读:652

“在武汉,用黄石的公交卡能刷乘地铁吗?”“家在孝感,来武汉上班怎么能让通勤更便捷?”……如今,随着武汉城市圈交通“硬联通”的推进,不少城市圈居民已体会同城化带来的便利。但实现从“通达”到“通勤”,对标先进地区还有不少功课要做。

今年省两会期间,“做大做强武汉城市圈,加快建成全国最具发展活力、最具竞争力、最具影响力、综合实力最强的省域都市圈”被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围绕让“一小时通勤圈”成色更足,会场内外的代表委员、专家学者纷纷支招。

■ 实验室在武汉 公司在鄂州

大学教授眼里的双城追梦人越来越多

1月21日,刚参加第六届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业大赛获得特等奖的武汉科技大学教授樊希安,又奔波于武鄂之间——实验室在武汉、公司在鄂州。

2020年,樊希安带着团队“5G光模块用Micro-TEC芯片产业化”项目在鄂州建立生产基地,形成200万只微型半导体制冷芯片生产产能,大量招用当地产业工人。这段时间的双城生活体验,樊希安没有太多“往返于两个城市”的感觉,不管是开车还是坐地铁都很方便。他希望,未来武汉与周边城市1小时甚至半小时通勤圈上,双城创业追梦的同路人越来越多。

“有‘硬’联通,才有‘软’要素的流动。”省人大代表、武汉岱家山科技企业加速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邓培说,交通先行是武汉城市圈九城同心携手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的基础,而实现无差异感的“通勤”,将使武汉城市圈之间的人员往来更为便捷,从而带来城市之间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创新要素快速流动。

邓培举例他所在的孵化器,有企业研发总部在武汉岱家山,生产装配基地设在咸宁,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这是一个双向赋能的过程。对于武汉来说,科技成果产业化环节有了更多选择;对于城市圈企业而言,获取创新要素更加便利,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邓培希望,依托“一小时通勤圈”,率先实现企业集聚、要素集约、技术集成、服务集中、产业集群发展,连接小板块,放大同城效应,实现大发展。

■ 消除公共服务的“异地感”

让“一圈通办”“一圈共享”更富含金量

“‘一小时通勤圈’,是城市圈大圈内的‘小圈’,也是‘九城就是一城’的具体落实。”省政协委员、省政府参事、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教授韩鹤友说,实现九城同城化发展,需要通过一个个“小圈”突围。通过交通硬联通,打造“一小时通勤圈”,消除心理上的“异地感”,最终形成同城化的工作圈、生活圈,正是当务之急,“武汉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精气神,带领兄弟城市主动作为”。

省政协委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助理兼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汉南医院院长胡钦勇认为,从“通勤圈”到“生活圈”,需要更多民生服务事项的“一圈共享”“一圈通办”。他举例,当前,省内异地就医已实现武汉城市圈范围内通办。未来,随着交通联通的完善,武汉的高端医疗资源能够更好下沉城市圈,双向转诊、人才培养等将更加简单,圈内居民也能共享“九城就是一城”实实在在的福利。

“打造‘一小时通勤圈’,有助于人流客流的高效流通、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省人大代表、红安县博物馆讲解员秦紫依希望,“一小时通勤圈”能够给城市圈旅游带来同城化发展,“未来,大家坐公交或者地铁,就随时来城市圈其他城市过个周末,更多‘养在深闺’的旅游资源也会被盘活”。

■ 强化九城一盘棋思维

推动城市圈由“通”走向“融”

“去年,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办公室合署办公,走出了突破性的第一步。”省政协委员、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谈到,武汉城市圈是湖北产业和生产要素最为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占全省面积1/3的土地面积和一半人口,贡献了约2/3的生产总值。推进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对于构建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发展布局,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邹薇认为,在具体部署上,交通同城化是先导,打通断头路瓶颈路、打造更多“一小时通勤圈”是起步。比如针对有些城铁上座率不高的问题,就要科学布局密度、提高效能;比如在政务服务方面,城市圈应当实现“一张网、一朵云、一个码”等等,最终要实现以“通勤圈”为基础,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抑制错配、资源整合、均等服务、抱团发展,由“通”走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