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独树一帜”的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 瞄准“卡脖子”技术率先实现产业突破

发布时间:2023-03-05阅读:476

一束光,能产生多大的能量?

“追光”35年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始终在寻找答案。中国第一根光纤、第一个光通信国际标准,到首个400G硅光模块、首台10万瓦光纤激光器、首条柔性折叠显示屏生产线……如今,以光谷为前沿,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加速向万亿级规模冲刺,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光电子产业竞争的主力军。

在武汉恩倍思科技有限公司,总设计师在检测一款超薄新型LED产品

光电子信息产业是应用广泛的战略高技术产业,也是我国有条件率先实现突破的高技术产业。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武汉考察时殷切嘱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记者采访来自广东、安徽、湖北等多地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听他们建言献策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更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有光,就有未来。唯有矢志自主创新,才可引领光电子信息产业蝶变升级,形成国际竞争优势,为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率先突破贡献科技力量。

光电子技术成为世界创新发展战略新高地

助力国家形成科技产业新优势

“作为一名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技术人员,我见证了中国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在国际范围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高级专家徐晋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国内光电信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市场需求推动是重要原因之一。从电到光、光电结合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发展前景广阔,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也是未来的潮流。

作为科技领域的政协委员,徐晋认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他指出,光电子信息产业对国家科技创新、对城市发展起到基础性、奠基性、支撑性的作用。光电领域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一直都是推动人类社会和科学进步的重要力量。例如,在越来越多的先进的智能汽车上,激光雷达被普遍使用,成为实现无人驾驶的先决条件。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激光市场。截至2022年底,国内规模以上激光企业超过200家,激光加工设备企业总数超千家,激光行业从业人员数十万人。”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新强以所在的企业为例,20多年来,华工科技先后诞生了60多项“中国第一”,从一家年营业额不足8000万元的校办企业,成长为营收百亿级企业。马新强说,激光行业的下游场景也在不断拓展,例如在半导体、新能源、工业数智化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光电子技术是新一代信息产业的底层共性技术,更是实现信息产业‘开道超车’的革命性技术。”全国人大代表、锐科激光副董事长兼总工程师闫大鹏专注光纤激光器研究开发近20年。他说,光电子技术因用途广泛、攻关难度大等因素,已成为大国博弈的战略新高地。掌握这一前瞻性技术,将助力国家形成科技、经济产业新优势。

科技型企业应当肩负起创新重任

积极对接解决国家发展所需

去年10月底,高德红外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百万像素便携测温热像仪正式发布,首次搭载氧化钒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帮助企业进一步确立行业领先地位。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黄立说,科技型企业就应当义不容辞肩负起创新重任,攻克更多技术难关。要有勇攀高峰的勇气和决心,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完善国内产业链,掌握产业链主动权。

如今,高德红外不仅掌握了红外探测器芯片完全自主的技术,还成为国内唯一覆盖红外全产业链的民营高科技上市公司,技术水平比西方最先进的一代也毫不逊色。

“一度,我们的光纤激光产业全部依赖进口。”长期从事光纤激光器方面研究的闫大鹏,也曾亲身体会到中国光电子产业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近年来,闫大鹏多次走访调研国产激光企业,他发现,在政策推动下,我国激光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2021年,国产光纤激光器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已经超过60%,比2017年提升一倍。

“率先,就是掌握别人没有的,别人掌握的,我们做得更深入、核心,还要掌握全链条。”全国政协委员、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王理宗认为,在光电子信息产业等未来产业中,尤其要加强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

如何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赴京参加全国两会前的数月时间里,王理宗走访多个城市,深入大量企业调研发现,高新技术企业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基础上,仍存在不少“硬科技”自主能力薄弱的情况,细究原因,是基础研究不足。

王理宗认为,抓好基础研究“国家队”的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拥有了我国科研体系中的“定海神针”,因此,他建议多策略构建国家实验室开放式体系,加强国家实验室联动,并在资金、人才、成果转化上建立开放多元机制,提升国家科技战略力量。

发挥政策引领作用,用好体制机制创新优势,成为许多代表委员的共识。

“通过科技创新,解决‘卡脖子’难题,发挥好体制优势至关重要。”徐晋认为,围绕需创新突破的技术领域,应当打破学科、专业界限成立专项课题小组,既要有专家型的科研人员,也要有洞悉市场的管理人员,从制度上变分工为协作,形成协同创新生态。同时支持企业开展产线关键环节、关键材料国产化替代,逐步构建良好的应用生态环境;通过营建良好的投资环境,不断完善产业链人才链的布局。

“企业要提升创新能级,积极对接解决国家、产业发展所需。”马新强介绍,华工科技先后与光谷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九峰山实验室建立合作关系,围绕下一代光通信网络关键技术、新材料技术、第三代半导体制程装备的研发开展合作,加速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今年6月,华工科技建设的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产业化基地将正式投产,将新增新能源汽车PTC加热器产能500万套/年。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推动产业由“独树一帜”迈向“国际引领”

去年年底,国家工信部公布第三轮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以光谷为核心承载区的武汉市光电子信息集群名列其中。

根据国际光学工程协会最新排名,光谷是全球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中国内唯一上榜的集群。

目前,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拥有约1.5万家企业,是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研发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光电器件和设备研发生产基地、全国规模最大且技术最先进的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基地。

“在光通信领域,我们立足系统优势,顽强拼搏、努力攻关,完全有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取得更大的突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信科集团光纤通信系统和网络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级高工刘武对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信心满满。

从求学到工作20多年来,刘武见证了光谷的从无到有,更直接参与了光通信产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刘武专注从事光纤通信系统研究,取得30多项相关专利,参与研究的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纤传输系统打破多项国内和世界纪录。

2022年,刘武所在团队使用中信科集团自主拉制的新型7纤光纤和自主高速光电芯片实现了3Pbit/s(1P约等于100万G)的光传输世界记录。一根根头发丝粗细的光纤,变成信息的高速公路。

“光电子信息产业取得长足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也离不开老一辈光谷开拓者的敢闯敢试的精神。”刘武说,1979年,在武汉邮科院极度简陋的环境下,赵梓森院士和老一辈科研工作者拉制出中国第一根实用化的光纤,研制出第一套成熟光通信系统,自立自强推动了中国光纤通信事业的起飞。

而今,从落后到并跑、再到逐步领先,以中国信科为代表的光通信企业,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了属于中国企业的话语权。

“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开拓经历教会了我们两个重要的道理:不要害怕封锁压力,更要抓住发展机遇。”作为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刘武深感光荣,也有了更大的责任和使命感。

“光谷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起步早、底蕴深厚,形成了产业聚集和影响力,配得上‘独树一帜’。”在刘武看来,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已实现自给自足,但向更高水平的技术更迭还需攻克部分“卡脖子”的共性技术,当代科研工作者和从业者更应不惧封锁、抓住机遇,发扬前人的钻研精神,推动信息光电子产业实现率先突破。

在徐晋看来,以武汉、合肥等城市为代表,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各方联合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各自资源、优势、特色领域和重点培育方向,形成协同创新生态,可加快推进武汉光电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战略前瞻布局光电子技术,是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由“独树一帜”到“国际引领”的重大战略机遇。

“我们有条件在光电子信息产业这一高技术产业上实现国际领先。”闫大鹏介绍,当前,我国在高端光电子芯片、光电融合芯片及微系统、化合物半导体光电器件等领域已形成良好基础,有条件实现率先突破,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闫大鹏认为,武汉光谷30余年扎根光电子产业发展,拥有以华中科技大学等为代表的一批一流高校及科研院所,建成了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等10余个光电子领域的国家级研究平台,在光通信、激光器、激光制造装备等光电子领域诞生了数个“第一”的关键技术和高端装备,已成为全球光电子领域高端科技人才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当前,武汉光谷已经形成了覆盖光通信、激光器、光显示等光电子产业核心领域的全产业链条,是全国基础最好、竞争力最强的光电子产业集群。”在此次提交全国两会的议案中,闫大鹏建议,将光谷实验室打造为国家实验室,建设独树一帜的光电子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实现我国光电子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999年,黄立瞄准红外热成像这一空白领域,开启创业之旅。二十多年来,高德红外发展壮大、产品走出国门,光谷也成为闻名中外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地。在黄立看来,围绕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一大批潜心钻研的科研工作者、心怀梦想的创业者在光谷这片热土耕耘,突破了一个个“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未来必将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和武汉一样,深圳也在加速“追光”。目前,深圳的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技术被共同列为深圳市重点发展的八大未来产业之一。

“光电子信息产业等先导性产业必须要在全国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王理宗说,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在全国独树一帜,深圳也正在打造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技术研发应用高地,深圳、武汉等科创新高地应加强城市间协同攻关,构建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