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苏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共话武汉创新发展新通道!

发布时间:2022-03-11阅读:482

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持各地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等,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作为科教大省,湖北持续搭建科技强省建设“四梁八柱”,努力把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自主可控的基础打得更坚实。

如何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不断强化高质量发展硬核支撑?来自上海、广东、江苏等地的代表委员介绍了各自发展经验,同时关注武汉创新发展的好做法。

深圳建大湾区科创基地的紧迫感令人触动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是武汉机遇更是责任

泽布替尼是百济神州研发的第一款抗癌新药,目前在美国和中国都已获批上市。这是一款基于结构设计和筛选出来的药物,在它的研制过程中,所有分子结合的结构数据,都是在上海光源获得的。

作为多学科开放共享的实验平台,上海光源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支撑作用,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这验证了,在基础研究领域实现大量原始创新性突破,是我国成为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何建华,曾担任过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光源二期工程总工程师,他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强长期稳定支持,这让他倍感振奋。“打造原始创新动力源,以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等为依托,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重大创新策源能力——这是武汉的机遇,也是责任和挑战。”

武汉的科技资源尚未充分转化为创新优势,和先进城市相比,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偏少。何建华关注到,去年以来,武汉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提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更大力度搭建创新平台,高标准建设光谷实验室、珞珈实验室等,加快建设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区域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加快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部署实施一批战略性、储备性的研发项目,不断强化高质量发展硬核支撑,展现出极大发展决心。

何建华介绍,他曾赴深圳和东莞考察大湾区重大科技设施的规划与发展,当地建设大湾区科创基地的紧迫感让人很受触动。还有湖北的近邻安徽合肥,近年来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及大科学装置布局力度。“武汉要勇于承担国家使命,把握机遇,加快破题。”

此次全国两会,何建华提交的联名提案为《关于推进布局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议》。他建议,支持光谷实验室、珞珈实验室等具有优势条件的湖北实验室创建国家实验室或国家实验室在鄂重要基地,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苏州本土高校不多却建起多个产学研联合体

武汉企业和研发机构

要加快融合创新

“近年来,苏州的‘大学朋友’越来越多。目前,苏州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3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超过1800个产学研联合体,开展13000多个项目合作。”全国政协委员,民建苏州市委副主委,苏州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城市发展智库(高级研究院)副院长宋青说,多年来,苏州一直在做好一件事——驱动这样一批含金量极高的“最强大脑”。

“重视转化,为江苏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宋青认为,相较苏州,武汉拥有90多所高校、100多家科研院所,在校大学生超过130万人,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43个,作为科教大市,拥有丰富创新资源,发展创新型企业基础和条件得天独厚。“但科教资源不等同于现实生产力。领域龙头企业要与研发机构、孵化器、中试基地等联合组建创新联盟,强化研发机构绩效考评机制,促进实验室研发成果无缝对接走向产业化。”

同苏州一样,深圳本土高校不多,但当地企业发展和创新活力却非常强,创新企业和人才向当地聚集。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就在那里实现了超材料领域“从0到1”的突破。

“没有开放的科技创新机制,就不可能在新兴交叉技术领域有所突破;没有开放的产业链,就不可能实现高效率高价值的创新。”刘若鹏介绍,在深圳,以产业链为抓手,企业拉动产业链上下游多方企业和研发机构,形成融合式创新的模式,共同推动成果产品化。

这与武汉的着力不谋而合。当前,湖北武汉正通过产业链“链长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等,分梯队建立一批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激发企业内生发展动力,以创新锻造高质量发展的“钢筋铁骨”。

“有没有更多敢于打破行业壁垒的龙头企业、冠军企业站出来?有没有更多研发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打开大门?有没有更多专精特新的单项冠军愿意加入?”刘若鹏建议武汉“纲举目张”,由企业主导产业链创新,政府主管部门予以支持,市场通过高强度、高密度、跨单位、跨属性的联合研发机制,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用结合。

深圳90%以上研发机构设在企业

武汉企业科技创新

要舍得投入甘坐冷板凳

35年前,28岁的肖伟任连云港中药厂(康缘集团的前身)厂长。这是一个作坊式的小企业,产品结构老化,年产值仅几百万元,在江苏省中药企业排名倒数,但肖伟仍决定,借钱也要搞创新。2021年,康缘集团已实现营业收入124亿元,在中国中药行业研发实力排行榜上位居首位。目前已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康缘集团董事长、江苏康缘现代中药研究院院长的肖伟讲起这个故事。

“我们的研发投入早已高过利润,有一款新药更是历时17年研发、几亿元的投入。”肖伟介绍,康缘最初将销售额的7%作为新品研发费用,今年争取占比达到15%。

“武汉把创新摆在事关全局的核心位置,全市域、全链条、全社会推进科技创新,这很好,但达成共识是第一步,接下来是对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的重视与长期的高比例投入,怎么推进?不等不靠不要,全社会要共同投入,尤其是企业作为创新主体要舍得投入。前十年颗粒无收,你还能不能舍得往里投?还愿不愿意继续坐‘冷板凳’?武汉要有这样的决心和态度,武汉的企业要有这样的格局和气魄。”肖伟说。

近年来,国家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值得注意的是,1601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中,江苏就有114家,武汉还在追赶。

“龙头企业要为行业进步负责,要舍得把资源拿出来。”刘若鹏还有一重身份是超材料电磁调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这个我国首个以超材料技术为研究对象和应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正是依托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而建。他谈到,在深圳,有四个90%——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

刘若鹏说,国家一再强调重视制造业,鼓励、保护技术创新,这为具有工业基础和研发禀赋的武汉市带来新机遇。“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自己培育起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隐形冠军,通过创新增强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上海正破题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武汉可同题共答

支持人才“名利双收”

“近年来,上海通过集聚更多的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和高能级创新联合体,来‘突破供给约束堵点’,解决共性难题。”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学院副院长曹阿民介绍,这带来了新的思考——在联合体中,如何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激励,让这一干事平台给予创新人员以最大获得感?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上海正在破题。对于人才密集的武汉来说,也可以探索同题共答。”曹阿民介绍,从人才规模、人才结构、人才效能、人才环境四个维度来看,武汉同样有条件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近年来,武汉高水平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载体平台,坚持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深入实施“武汉英才”等计划,让各类人才更好地创新创业。此外,还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流动、激励等系列举措,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四权”改革,给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理直气壮地让真正有作为、有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名利双收”。

今年以来,湖北正在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每个联合体面向一个主攻方向、打造一个高水平研发团队。“团队内收益分配机制是怎样的?尤其是涉及国企重大产业创新项目的,怎么去制定中长期激励机制?”曹阿民非常关注来自武汉的探索,他介绍,自己今年带到全国两会上的提案,就重点关注科研人员成果产业化的利益分配机制。他建议,要更好地体现以实际知识创造贡献为激励分配依据的政策导向。

宋青同样建议,武汉要探索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形成由政府、企业、高校联合研究开发生产和外包机制,并在股权分配、激励机制等市场化运行方面先试先行。

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人才的竞争。曹阿民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让创新者创新不受束缚,且有获得感,就是对创新最大的支持。”

刘若鹏也认为,人是关键因素。让头部企业拿出资源,联合研发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培养新兴领域高端人才,这是培育国家急需的高水平人才的一个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