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 核心城市上海武汉重庆带动周边引领全国

发布时间:2022-03-11阅读:501

                  武汉长江主轴风景壮美。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这份被称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推动经济由沿海溯江而上梯度发展。

2016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长江上中下游三次召开座谈会,从“推动”到“深入推动”,再到“全面推动”,进一步明确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长江经济带宛如一条巨龙,下游的上海是“龙头”,中游的武汉是“龙腰”,上游的重庆是“龙尾”。这三座城市背后分别对应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

奋进春天里,马不停蹄布局新赛道、万马奔腾拓展新跑道、快马加鞭建设新通道,长江经济带上的核心城市上海、武汉、重庆都在以踔厉奋发姿态接续奋斗答好时代答卷。

■ 上海

布局新赛道:举全市之力推进崇明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

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地区合作交流的龙头,上海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以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城市品格,在服务全国、带动周边中实现发展。

3月9日,2022年度上海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公布,21个事项中,制定上海市促进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等都与上海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

今年年初,上海发布《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举全市之力推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将崇明岛打造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样板”。

3月2日,上海崇明,多位干部齐聚“碳中和示范区”建设专题研修班,正在以实际行动抢抓“双碳”目标这条新赛道。根据相关方案,崇明、长兴、横沙三岛,将分别打造成碳中和岛、低碳岛和零碳岛。

作为全国首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上海崇明岛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脚步不断加快。不断擦亮绿色底色的同时,上海引领长江经济带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龙头”重任也在持续推进。

今年上海两会,“强化新赛道布局和终端带动”被写入上海政府工作报告。在GDP迈过4万亿元大关之后,上海乘势而上持续发力,“能早则早、能快则快”,全力布局新赛道、培育新动能。

打造数字之都,春节后首个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抢占“元宇宙”赛道,汇聚了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的徐汇区,提出“探索成立元宇宙创新联盟”。与此同时,上海已梳理出60多家元宇宙上下游企业的诉求;在绿色低碳方面,国内首台(套)冷能发电项目——上海LNG(液化天然气)冷能发电,已在洋山深水港区开建,预计今年年中投产,每年可减少能耗约7000吨标煤、减少碳排放约1.87万吨。

“股票发行试点注册制改革起步于上海,科创板3年多来的探索和实践有目共睹,支持科技创新的示范效应也初步显现。”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樊芸再次提及科创板注册制改革。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21)显示,上海连续7年居榜首。2021年,在沪国家实验室建设顺利推进,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开工建设,张江科学城完成扩区……在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教授看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的步伐明显加快。

曾刚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举例说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覆盖沪苏浙14个区县,以长三角不到2%的区域面积,贡献了近10%的经济总量,这就是将相互竞争的力量进行整合实现合作共赢。”

前几日,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在今年两会上建议:上海不仅要服务长三角地区,还应该服务整个长江经济带、服务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 武汉

拓展新跑道: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武汉之于湖北,相当于上海之于长三角。锚定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的总定位,扛起“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使命担当,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体量最大的城市,武汉,风帆正劲。

2月28日,武汉长江新区成立的消息刷屏了各大网站头条,一直到今天,这个新闻也在被频繁提起。成立长江新区,这是武汉在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经济带等重要国家发展战略中“支点的支点”,也是提升武汉城市能级、推动湖北全域高质量发展的“棋眼”。

“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打造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际湿地城市。”“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基本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式。”这些被写入2022年武汉政府工作报告的目标,正在这个春天里有力有序推进。

聚焦“净、平、明、绿、美、齐、优”七大目标,系统提升环境品质,塑造靓丽城市形象,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做到“精细化管理、零距离服务”,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

成都女孩朱文来武汉旅游,坐在汉口黎黄陂路上的咖啡馆,一边喝咖啡一边享受着武汉的慢生活。无意间,她被街上环卫工阿姨的三种扫帚吸引了。环卫工阿姨告诉她,不同路面用不同的扫帚扫。“武汉用细心、耐心、卓越心‘绣’出了城市色彩,‘绣’出了城市温度”,朱文感慨不已。

奋进春天里,一派繁忙的湖北东湖科学城,同样为武汉的春天增添勃勃生机。在这里,可以“打印”显示屏的设备问世、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二期建成……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湖北省产业经济发展需要,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全面启动建设的东湖科学城正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今年两会期间,湖北代表团提出《关于支持在湖北布局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议》。全国政协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刘惠好坦言:“在新发展阶段,不仅是科教优势,武汉的区位优势也更加彰显。”2022年的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同样明确提出,“交通区位优势加快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

武汉的“溢出效应”正不断显现,城市的科创要素开始在城市圈内流动,为区域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在鄂州葛店开发区,总投资120亿元的三安光电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为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显示面板厂商提供配套产品。黄石主动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在武汉光谷设立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集聚了一大批科创企业和人才。随着武汉科技创新成果和部分优势产业在城市圈内有序转移,城市圈“光芯屏端网”、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正加速形成,智能制造、大健康等相关配套产业在周边城市基地化、规模化发展。

江海陆空,2022年的武汉四路齐发——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冲刺280万标箱;中欧班列(武汉)打造区域性枢纽节点;天河机场国际及地区航线覆盖除南极洲外的6大洲;汉十高铁建成通车;沪渝蓉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武汉“超米字型”铁路枢纽网建设不断完善……

■ 重庆

建设新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已辐射6大洲311个港口

重庆,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著名文化名城,肩负着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的重要使命。

3月2日,春日暖阳中首发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江津—万象)国际货运列车,深入东南亚腹地,中国与老挝、泰国、柬埔寨等国家拥有了便捷的陆运新通道。

阳春三月,重庆市南岸区广阳岛280亩金色油菜花拉开春日画卷,吸引了不少市民游玩打卡。而在多年前,这里曾规划超过300万平方米的房地产,山坡被削平,植被遭破坏。广阳岛的蝶变,只是重庆书写长江大保护“答卷”的一个缩影。

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地处内陆的重庆依托开放通道建设,努力扩大开放。3月3日下午,重庆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决定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全团建议,恳请国家支持重庆高水平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西部陆海新通道贯通“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截至2021年年底,已辐射全球6大洲106个国家和地区的311个港口。

除了南向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东向,长江黄金水道通航能力显著提升,重庆港口岸扩大开放果园港区;西向,中欧班列(成渝)2021年开行4800余班;北向,渝满俄等国际铁路班列,北上直达莫斯科。

“重庆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要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让重庆与世界精彩互动。”2022年重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让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然印象尤为深刻。

今年两会期间,重庆代表团还提交了“恳请支持加快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全团建议。加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生机勃勃的重庆,正崛起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李然向记者一一列举: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永久会址落户重庆,与高校及企业联合设立研发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微型计算机、手机产量占全国比重分别超过24%、9%,笔记本电脑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已累计开通5G基站7万余个,实现全市所有区县重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位居全国第一梯队……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重庆,各项目施工现场均是热火朝天的景象,大家以时不我待的闯劲、只争朝夕的姿态,奋进“春天里”,冲刺“开门红”。重庆永川综合保税区是全国第152个、重庆市第6个综合保税区。自去年8月18日开工以来,重庆永川综合保税区各项工作被划分为27个主要环节、340余个关键节点,以“天”为单位,在保证建设质量的前提下打表推进,力争早日封关运行,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开放平台、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力。

■ 政府工作报告5年7次提长江经济带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长江经济带再一次被“点名”。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梳理发现,长江经济带5年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先后被提及7次。

2022年

政府工作报告: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2021年

政府工作报告:扎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

2020年

政府工作报告: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

2019年

政府工作报告: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明显进展,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格局不断巩固。

政府工作报告: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上中下游协同,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经济带。

2018年

政府工作报告: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编制实施相关规划,建设一批重点项目。

政府工作报告: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