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武汉建设“两个中心”纳入国家战略布局

发布时间:2022-03-07阅读:450

在今年住鄂全国政协委员的重点联名提案中,由住鄂全国政协委员郭跃进提案,全国政协委员张文彤、杨希雄联名提出《关于支持在湖北布局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议》。长江日报记者采访发现,在今年的湖北省政协提案中,武汉打造“两个中心”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热点。

■ 武汉具备建设“两个中心”的基础条件,建议纳入国家战略布局

2021年12月,湖北省发布《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把全力争创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放在突出位置,提出要成为湖北科技强省建设主引擎、区域协同创新的引领辐射中心、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重要一极、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和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

提案指出,武汉是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中部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城市,承担着“立足中游、引领中部、服务全国、链接全球”的区域功能,支持武汉创建“两个中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将为湖北省乃至整个中部地区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当前,武汉具备建设“两个中心”的基础条件。武汉在城市能级、枢纽地位、科教资源、产业发展等方面拥有坚实基础和独特优势。2021年,武汉GDP超过1.7万亿元,位列全国城市第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7.41%。在光通信、天地测绘、生物工程、激光、微电子技术和新型材料、农药学、地质以及物质科学、低频测地等领域,科技创新实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首次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价中排名全国第5,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国家中心城市指数报告中位列国家科技中心城市第3。

提案建议,建立国家有关部门与湖北省共建“两个中心”工作机制,将武汉建设“两个中心”纳入国家战略布局。支持湖北聚焦国家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结合优势学科领域和重点产业,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提高湖北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同时,提案建议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支持湖北加快优势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支持湖北“光芯屏端网”、先进制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和科技领军企业发展,牵头和参与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加快产出重大原创成果,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湖北制造向质量效率型、高端引领型转变。

■ “两个中心”要重视产学研深度融合与转化

长江日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武汉建设“两个中心”也是住鄂全国政协委员们的关注热点。

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何建华提交的联名提案为《关于推进布局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议》。他表示,创建“两个中心”有利于以武汉为中心推进长江治理与保护科技创新,促进我国东、中、西部创新互动,推动解决“南北差距”问题,促进我国区域均衡发展。

何建华建议,支持光谷实验室、珞珈实验室等具有优势条件的湖北实验室创建国家实验室或国家实验室在鄂重要基地。支持湖北举办东湖创新论坛,打造集学术研讨、人才交流、成果展示、技术交易于一体的国际性、综合性科技创新品牌活动和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中部地区加强科技交流合作、链接国内国际科技创新资源,推动中部地区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焰新长期关注“两个中心”建设,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他作为第一提案人,向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交联名提案《关于支持武汉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议》。他表示,建设“两个中心”还要重视产学研深度融合。高校是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产出的“主产地”,为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有力支撑,是科研成果转化的中坚力量。但是目前总体来看,产学研深度合作的信息交流机制不畅通、驱动机制微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很多高校的先进知识更多只能“躺在书本里”,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没能很好转化为生产力。

王焰新建议,在汉高校要加强与企业、与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持续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精准对接企业、行业在技术和研发上的需求,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进行产学研协同攻关。促进在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前沿形成“学科群聚”,促进学科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精准对接,形成多方资源高效协同的合作机制和合作模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他举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武汉市人民政府合作,着力打造能够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市场化运作的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有力地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生态环境技术等一批科技成果在湖北转化。“我们还会继续发挥中国地质大学的学科优势,抓住大数据、大健康、新材料、防灾减灾等领域的创新主动权,推动创新过程全方位融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此外,王焰新还表示,武汉具有人才资源汇聚的优势和传统,要为人才成长提供宽松的土壤,让“冷板凳坐得住”,对重大前沿性原创研究实行更有弹性、更加包容的评价,为更多“十年磨一剑”的高质量原创性成果提供延绵不绝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