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路动漫消费集聚地七成是国漫 老商场变身“潮流盒子” 每天涌入2万年轻人
在武汉江汉路步行街的繁华路段,潮流盒子·武汉X118商场正上演着与传统百货截然不同的景象:商店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潮玩手办、动漫周边,餐厅被布置成动漫、游戏里的场景,目光所及之处尽是动漫人物海报,不少将自己打扮成动漫人物的年轻人穿梭其间,人声鼎沸。进入商场的瞬间,让人恍惚从“三次元”穿越到“二次元”空间。
国内动漫产业的蓬勃发展,让两年前这个开铺率一度不足一半的传统商场重新焕发生机,摇身一变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动漫新消费集聚地,日均客流量达2万人次,单日销售额突破百万元。今年“五一”期间,单日客流量达到10万人次。
■ “有的年轻人在这里一待就是一天”
“我们的成功离不开近两年国漫的快速崛起。比如哪吒、原神、第五人格、黑神话悟空、恋与制作人、盗墓笔记……”X118运营总监遆玮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在X118的店铺中,七成以上售卖的是国漫周边产品,剩下的才是日漫、美漫产品。“一方面是我们加大力度支持国漫,另一方面,国漫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市场潜力。”
“‘五一’期间,我们不得不限流,大门只出不进。你能看到的位置全是人,只能顺着人流一点点地挪。”遆玮回忆起今年“五一”期间的盛况仍难掩激动。当日客流量突破10万人次,而这座面积仅1.5万平方米的商场,平时日均客流量也高达2万人次,远超传统购物中心。
X118做对了什么?遆玮认为,除了国漫崛起的加持,商圈吸引动漫消费群体的原因是倾力打造了沉浸式体验空间,让年轻人愿意为“情绪价值”长时间驻足。
留意到动漫爱好者装扮成动漫形象,要化全妆,穿戴假发、衣物等,动辄好几个小时的需求,X118团队还在四楼招引了妆发店铺。“打扮完了以后可不得多逛逛,毕竟回到家就结束了‘成为动漫人物的体验’。”遆玮介绍,顾客平均停留时长高达6至7小时,“有的年轻人在这里一待就是一天”。
“不是漫展去不起,而是潮流盒子更有性价比。”记者翻开小红书上关于武汉动漫打卡地的词条,看到了这句在动漫爱好者中广为流传的调侃。
遆玮笑着说,其实,这句话里也包含了X118转型成功最大的原因——无需门票,爱好者们可以毫无负担地来到这里享受社交、表演、集邮(与喜欢的Coser合影)的乐趣。
■ 闲置一年商铺等来品牌“动漫店”
X118的前身是武汉人熟悉的老牌商场——新世纪百货。在传统百货模式举步维艰之时,X118创始人吴建光在考察了上海漫展及日本秋叶原后,接下了老商场,成为武汉探索动漫消费业态“吃螃蟹的人”。
转型从条件最优,有直达飞天梯的三楼开始。遆玮透露,作为华中首个专注动漫的商业体,初期招商极其困难。当时,武汉乃至华中地区都没有很庞大的动漫资源。团队只能远赴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等地“挖”品牌。
她笑着说,转型初期的第一家动漫店铺,靠的是X118项目总经理程功与店铺主理人在咖啡店“彻夜长谈”的诚意和共同“赌一把”的决心。
即使三楼大部分空置,商场也斥资近50万元,将围挡全部替换成蜡笔小新、灌篮高手、排球少年等热门动漫的授权画面,还打造了弹簧舞台,免费提供给动漫爱好者举办“随舞”(随机舞蹈)、IP角色生日会、茶话会等活动,整个楼层被装扮成一个免费的巨型动漫打卡地,吸引来首批消费者。
开业首月,这家仅40多平方米的店铺创下80万元销售额,招商局面自此打开。
招商情况好转后,不少品牌主动找上门来。“但我们宁愿放弃租金收益,也要等目标品牌。”遆玮说,为了引入契合调性的头部动漫品牌,商场拒绝了许多非目标业态的入驻请求,宁愿将店铺空着。比如现在开在一楼的“三月兽”谷子店(谷子,英文Goods音译,意为商品),他们就整整等待了一年时间,多次洽谈,才换来了对方的信任。
清退原有商户是另一大难关。遆玮坦言,过程“不是一帆风顺”,部分合同未到期的商户不愿撤场,“具体腾退赔偿的数额不好估算,反正是百万元级的”。这笔转型的“学费”代价不菲。
经过长达一年多的招商,目前X118共有101个店铺,七成是售卖动漫周边商品的“谷子店”,其中93%是华中首店。
记者了解到,目前江汉路上的汉口Stay、中心百货等商圈也开始探索动漫消费转型。对此,遆玮和她的团队持开放态度:“欢迎大家都来做动漫!”在她看来,单个项目的成功固然可喜,但形成集群效应才是做大市场的关键。“我们希望通过大家共同努力,能把江汉路步行街打造成为全国动漫爱好者的集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