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武汉,走出武汉、走出中国,拥抱全球

发布时间:2025-07-01阅读:231

85摄氏度高温的炙烤、85%湿度的侵蚀、静电的干扰、盐雾的腐蚀、烈日的暴晒,还需满足8年100万公里的质量设计目标……在这些严苛条件下测试的并不是某种军用产品,而是由一家武汉本土企业——武汉海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用于智能网联汽车上的显示屏。

国内首款超窄边框显示屏、首款车规级OLED显示屏、首款车规级MiniLED直下式分区控光显示屏……13年来,海微科技一步一个脚印,凭借强大的创新力和产品力,开创了多个国内“第一”,奠定了在智能座舱领域的领先地位。

这家扎根武汉的“汽车零部件新势力”,不仅已从武汉走向全国,和蔚来、理想等国内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展开深度合作,还收到了多家来自德国和日本顶尖车企的合作邀约,进一步“扬帆出海”,拥抱全球客户。

“彩电上车”不容易

由海微科技生产,用于上汽飞凡汽车上的座舱三联屏。

人在日常生活中有85%以上的信息交互和获取来自视觉,特别是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迅猛的今天更是如此,显示类产品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中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人们常说新能源汽车三大件‘彩电、冰箱、大沙发’,我们就是做‘大彩电’的。”海微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李林峰风趣地告诉记者,近10年先进显示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但将日常生活中的“大彩电”搬上车,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汽车使用场景复杂多样,胶水、玻璃和金属边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环节,其设计和材料都会影响产品的可靠性和耐久度。要保证“大彩电”能满足在高温、高湿度、高震动等各种极端恶劣环境下长时间、耐久性的要求,就必须攻克工程学、材料学、工艺等诸多环节上的诸多难点。

由海微科技生产的双层Tandem OLED显示屏 企业 供图

“这是我们给蔚来汽车定制的中大尺寸双层Tandem OLED显示屏,是双层Tandem OLED技术在全球首次实现车规级量产应用。”李林峰指着一块屏幕告诉记者,这块15.6英寸的圆形边框屏幕,4个角都采用了弧形窄边框设计,平均亮度达到了900nit,还完全满足汽车厂商提出的15000小时亮度耐久性要求。该技术目前在消费电子领域成功的量产经验,就是2024款iPad PRO。

由海微科技生产的双层Tandem OLED显示屏。

“我们希望用户上车后感觉到车上的屏幕比自己手机和PAD更优秀、更完善。”李林峰表示,海微科技就是这么一家将消费电子领域优秀的显示技术快速向汽车领域推进,实现汽车工程化落地的企业。

买不到就自己造

创新就是求变,创新就是不断地突破。

在新能源智能座舱和智能智造这条全新的赛道上,李林峰深知强大的创新力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海微唯一不变的,就是我们保持变的能力和决心。”李林峰说,这句话刻在了每个海微人的骨子里。

李林峰正在介绍该公司产品。

在海微科技展厅里,记者看到了该公司为蔚来汽车研发地第三代NOMI,该产品可以非常灵活的“转脑袋”,而且没有产生任何噪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产品里装有两个海微自研的28毫米和40毫米直流无刷电机,是直流无刷电机在汽车智能座舱领域的首次量产应用。

一家专注于汽车智能座舱视觉相关零部件的企业为何要自己研发电机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买不到”。

在NOMI 3.0零部件开发的过程中,李林峰和团队在全球寻找小体积、大扭矩,满足汽车可靠性要求的直流无刷电机。他们在联系了国内顶尖的电机制造商和日本、欧洲的众多厂商后发现,现有产品不是在产品可靠度、耐久性上不达标,就是在噪音和体积上不能满足需求。

NOMI3.0

“买不到就自己造。”于是,李林峰和团队从电机绕线和磁钢的设计开始着手自研。为了解决噪声问题,设计团队突破现有思维,大胆创新,“噪声来自齿轮,那么解决噪声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将原有设计里的齿轮箱‘干掉’”。经过一年多的研发,李林峰带领研发团队重新设计了整套运动机构,采用大力矩无刷外转子电机直驱方案,终于将这个“买不到”的产品自己造了出来,而且各方面性能指标都超过了客户要求,再次为海微科技创造了一项第一。目前该产品已经实现了量产,搭载在蔚来汽车最新的ES6、ET5以及旗舰车型ET9上。“海微不靠低价和低成本取胜,我们要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来赢得市场。”李林峰说。

看准赛道一起干

海微科技员工正在设计相关零部件。

2004年,还在读研李林峰就开始跟汽车“打交道”了,是国内第一批参与汽车导航产品应用开发的软件工程师。这段经历,让他对汽车,特别是日后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后来的工作中,李林峰发现自己从事研发的软件和导航地图实际上为汽车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基础。“这些年我们看到很多造车新势力打出了软件自研、算法自研的旗号,传统车厂也纷纷成立汽车电子零部件子公司,这些其实都是在佐证汽车电子和汽车智能化领域对汽车发展的重要性。”他说。

看准了赛道,说干就干。2011年李林峰辞去原本稳定的工作和创始团队一起,于2012年初正式成立了海微科技。那时候,在汽车领域还没有“智能化”这个词,但李林峰和团队就一同开始朝着成为中国汽车智能化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的目标而奋进。

共同的目标给了海微团队凝聚在一起的超强内核。2016年,在还没有实现自我造血能力时,海微账上现金一度不足1万元。在这个生死存亡的阶段,管理层团队20多位骨干自发决定三个月不领薪水,并且主动凑了近200万元,给一线员工和工程师发工资。“这么多年,大家一路走来,一起在武汉这个第二故乡能够扎下根来,能够成家立业,这是人生很美妙的体验。”回想起创业的艰辛,李林峰感慨万千。

由海微科技生产,用于蔚来汽车上的座舱显示屏。

近年来,我国新造车势力迅速崛起,也带动了本土汽车零部件的快速发展。作为一家有创新基因的汽车零部件Tier1,海微科技凭借其强大的创新力和产品力,引起了德日老牌车企的关注,已收到了多家德日顶尖车企的商业邀约。“这个其实是中国汽车产业更健康发展的一个趋势,不光是国内的整车厂开始逐步打开国际市场,而且整个零部件领域也能够进入到全球竞争之中。”李林峰说。

谈到未来的发展,李林峰表示,海微科技将不断地将视觉领域技术往听觉和触觉领域去拓展,去实现更多的创新产品的落地。“海微科技将扎根武汉,走出武汉、走出中国,拥抱全球,成为全球汽车OEM在智能座舱领域的首选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