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瞪羚企业“霸屏”新能源汽车
谢斌没有想到,当年随他一同下海的那块屏,日后居然搭上了高速行驶的中国新能源汽车。
保华显示研发出国内首款车载液晶仪表屏,如今其技术方案服务国内八成新能源车企,图为谢斌(中)在与同事们研发新品。
从研发国内首款车载液晶仪表屏,到服务国内八成新能源车企,16年间,青山区武汉保华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华显示)先后超前研发设计出60多款液晶仪表屏,全程伴随中国新能源汽车从起步到年产1000万辆的跨越。
小团队研发国内首款汽车液晶仪表屏
2009年初,26岁的谢斌和6名同事带着一块“设计超前”的液晶屏辞职下海。
此前,他们研发的国内首款工业液晶仪表屏,因缺乏应用场景已在实验室沉睡四年。
谢斌说,创业之初,他们为这块屏延伸出不少功能,工业的、环保的,“但市场开拓艰难”。
团队成员张俊峰记得,7人创业团队中,当时只有他“背着”房贷,“每月发薪,大家会先保证我的3000多元贷款,而他们每人只能拿到1500元”。
“最困难时,我们的午饭由包子变成馒头。”多年后,已是保华显示总经理的谢斌仍记得当年的困窘。
公司成立3个月后,一位同事离开。第5个月,剩下的6人在光谷一家小餐馆里喝了一顿酒。
“再坚持一个月,钱花完了就散了吧!”谢斌苦涩地说完,6只杯子碰在一起。
然而,几天后,一位投资人打来的电话,给这群迷茫中的青年带来希望。
“你们的屏能用在汽车上吗?”
“当然可以!”
2009年1月,国家四部委推出“十城千辆”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武汉是首批试点城市。
在被称作“中国新能源汽车元年”的这一年,这个小小的创业团队拿到了第一笔100万元投资,研发出了国内首款汽车液晶仪表屏。
“最后冲一把”获得500万元订单
谢斌回忆,16年前研发的这块彩色液晶屏,已经包含了汽车上的一系列显示与操控系统,不仅能显示车速、水温、发动机转速,还能操作空调温度等,“对比当时汽车上的机械指针仪表盘,智能很多,但市场对我们的产品反应冷淡”。
2012年,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家乡”青山红钢城向谢斌这名生于武钢长于武钢的武钢子弟伸出橄榄枝。谢斌将公司搬回了红钢城。红钢城依托武汉科技大学的人才优势,源源不断向公司输送新鲜血液,加快产品的迭代更新。
在加快研发不同车型液晶仪表屏的同时,公司开始用“最原始的方法”去寻找市场。
谢斌说,他们将液晶屏装在两辆燃油车上,从武汉兵分两路,“一家家去敲车企的门”。
负责技术研发的闵锐说,到2012年底,他们几乎跑遍了国内有车企的城市,也参加了不少车展,但燃油车厂家不愿为这款价格比机械屏高出数倍的新品买单,“两辆车都快跑报废了,我们也没拿到一笔订单”。
2013年,这个在研发上累计投入近700万元的创业团队,决定再次北上“最后冲一把”。
这一次,创业团队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新能源)拿回一笔500万元订单。
成立于2009年的北汽新能源,是我国首家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车企。为追求与燃油车不同的“新鲜感”,北汽新能源决定在两款新车型上选用液晶仪表屏。
2013年,保华显示在全国率先实现车载液晶仪表屏量产。
当年,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减免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国内更多车企转战新能源赛道,我国新能源车年产量突破1万辆大关。
超前研发摆脱“跟风者”
2014年,已经在青山投资建厂的保华显示再遇新挑战。
当时负责生产管理的温小华回忆,与保华显示合作的车企多起来,但因为不懂生产管理,他们无法控制产品质量,“加班返工时有发生”。
是继续加大投入升级产线,还是专注产品研发?创业团队再次深陷困惑。
这一年,当时的A股上市公司天兴仪表也在谋求转型,准备在国内寻找有技术优势的合作伙伴开发新能源汽车仪表。
作为一家老牌仪表生产企业,位于成都的天兴仪表有着完备的产线和生产管理体系。
这个信息让谢斌眼前一亮——我们只负责研发,把生产交给天兴仪表?
天兴仪表的无尘车间和自动化产线让谢斌心动,保华显示的产品和研发实力也令对方满意。
协议很快达成:天兴仪表出资200万元入股保华显示,负责车载液晶仪表屏生产。
回归研发主业的保华显示根据不同车型不断推出的液晶仪表屏,陆续装到广汽、吉利、长安等20多个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上。
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00万辆,巨大的车载屏市场涌入大量“跟风者”,保华显示始终通过超前研发扩大市场份额,研发队伍也由最初的6人扩大到100多人。
那一年,新品加速迭代的保华显示,年产值首次突破3000万元。
正在研发“透明A柱”消除驾驶盲点
2021年,保华显示尝试将一块名片大小的液晶屏装上方向盘,这个“智慧屏+方向盘”设计,后被理想汽车采用。
这一年,以理想、小鹏、蔚来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高端产品集中上市。
“这是全车最难造的一块屏,普通屏在太阳直射下会看不清,而这块屏需要在各种光线照射下都足够清晰。”技术人员介绍,这块屏运用电视机分布式背光技术,能自动根据光线调整屏幕色彩。
2022年,经历无数次失败的方向盘屏终于通过了为期一年的“千车测试”,保华显示成为全球首个量产这种屏幕的企业。
“去年9月,我们为小鹏汽车研发的智慧屏也投入量产。”谢斌说,保华显示目前正在研发生产汽车“透明A柱”,用液晶屏消除驾驶盲点,“这又是一块难造的屏”。
2024年11月14日,一辆粉色岚图知音新能源汽车在武汉下线,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当年获评湖北瞪羚企业的保华显示,产值也首次突破4亿元大关。
截至今年,先后超前设计60多款液晶仪表屏的保华显示,已在国内八成车企供货。
“一路走来确实不容易,好在我们没有放弃。”谢斌十分庆幸当年将公司搬回家乡,“武汉科技大学为我们提供了产品研发必需的人才;公司与武汉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这是双赢。”
厚植创新生态
从一个即将“散伙”的团队,到国内八成新能源车企都用他家产品的瞪羚企业,保华显示实现逆袭、书写传奇的底气是什么?16年超前设计60多款产品,这一数据传递的答案是:创新!
一家企业要发展壮大,创新是灵魂,是“关键变量”,也是“最大增量”。保华显示的年产值从首次突破3000万元,到突破4亿元大关,只用了短短6年时间,创新,显示出“关键变量”和“最大增量”的价值。
研发人员从6人发展壮大到100多人,保华显示企业内部的创新机制无疑是令人羡慕的。青山区职能部门在保华显示与武汉科技大学之间搭起桥梁,让二者实现“双赢”,这种厚植创新生态的举措更让人点赞!从当初屡遭挫折到如今快速发展,保华显示一直扎根青山,对一家企业,良好的创新生态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