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关心的武汉新突破 上新了!

发布时间:2025-03-04阅读:401

2024年11月,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

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

观看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

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创新成果。

“每次来都能看到新突破。”

总书记有感而发。

此前,

2013、2018、2022年,

他三次到湖北考察,

都高度关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如今,

这些总书记关心的武汉新突破

有哪些新发展、新变化?

一起来看看。

↓↓↓

2013年

2013年7月21日,

在光谷展示中心,

总书记详细观看了

光纤通讯、3D打印、

生物质能源等

创新成果展示。

中国信科集团旗下光迅科技

与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

成功实现了超过1000公里的

单跨无中继光通信传输。

这一成果,

意味着以后无论是

穿越荒漠的电网,

还是跨越海洋的通信网络,

都能确保信息的高速、安全传输,

能简化传输线路,

直接实现发送端与接收端

之间的信息传输,

并且大大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

突破点

近十年,

中国信科集团持续探索优化,

不断刷新单跨传输世界纪录,

继实现2.5G、10G

单跨713km和665km

业界最长单跨距成果之后,

2024年,

在单跨距传输技术上

成功突破1000公里,

成功实现

新跨越、新突破、新纪录。

华中科技大学

张海鸥教授团队研发的

“铸锻铣一体化”3D打印技术,

只需要过去原材料的1/10,

生产周期缩短为一周,

不仅材料利用率

从10%飙升至80%,

强度还比传统制造工艺

高出一大截。

首次为C919大飞机打印的

高强铝合金“骨架”,

目前已通过多层级专家验收。

突破点

生产周期、材料利用率、

强度等指标都有所提升。

2013年7月21日,

在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总书记走进生产车间,

考察生产环节和流程,

同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交谈,

勉励企业要提高

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占有率,

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最新研发的

超重型五轴联动铣车

复合加工中心

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镗铣机床,

长40米、高10.5米,

已实现了核心部件自主可控。

只需1人操作,

就能将400吨的巨型零件

一次加工成型,

加工精度达到微米级。

突破点

与2013年的同系列产品相比,

这台机床不仅

自身尺寸大了2倍,

可加工出的零件重了5倍,

加工精度提高了30%,

还实现了关键器件的国产化配套,

国产化率提高了50%。

2018年

2018年4月26日,

在烽火科技集团,

展厅里陈列着

烽火科技集团以及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研制的芯片、光纤等

高科技产品。

空芯光纤颠覆性地使用

空气纤芯替代玻璃纤芯。

较传统实芯光纤,

空芯光纤的传输时延降低约34%,

为信息传输“高速公路”提速,

在远程手术、高频金融交易、

AI超算网络等应用场景中

富有潜力。

长飞空芯光纤已完成了

全套关键原材料自研能力搭建,

目前技术水平

处于全球第一方阵。

突破点

光在空气中

比在玻璃中传输速度更快。

相较于传统实芯光纤,

空芯光纤的传输时延

降低约34%。

2022年

2022年6月28日,

在武汉华工激光工程

有限责任公司,

总书记先后走进

企业激光科技馆、

半导体面板激光智能装备

生产车间,

察看激光技术产业应用展品。

芯片的加工过程中,

退火是必不可少的一段工艺。

过去,这项关键技术

一直被国外垄断。

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主研发的

全自动晶圆激光退火设备,

用激光对晶圆

进行多次精准退火,

形成电极之间的接触点,

以满足后续导电等工艺需求。

突破点

目前,产品已完成中试,

准备发往客户手中,

将进行生产端的批量验证,

这标志着我国

半导体激光加工系列装备

实现了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2024年

2024年11月5日,

在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

总书记观看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

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创新成果。

展厅内,科技创新成果斐然:

高产高蛋白玉米、

电站巡检运维机器人、

人体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系统、

“稻米造血”、

微创心肌旋切系统……

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让国人“吃得健康”,

华中农业大学严建兵团队

联合湖北洪山实验室,

研发“高产高蛋白宜机收

玉米培育”技术,

已实现玉米蛋白含量

从8%到12%的跃升,

并已培育出

蛋白含量超过10%的品种,

目前正在大面积推广。

突破点

蛋白含量超过10%的品种

正在实现大面积推广,

团队下一步要在2027年实现

12%高蛋白玉米品种的

推广应用。

“劳动者”机器人

身高1.8米、体重95公斤,

采用自主研发的运动控制算法,

可负重40至60公斤

并实现直膝行走,

不仅拥有强大的力量,

还具备高度的智能化。

它能够在虚拟仿真环境中

进行训练,

学习各种复杂动作和技能。

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正加速电力巡检-运维

具身智能研发,

让“劳动者”今年能上岗变电站,

未来有望被应用于各种领域,

如工业制造、家庭服务、

医疗护理等。

突破点

研发取得较大进展,

从平地直膝行走

到不规则路面行走。

人血清白蛋白

俗称“黄金救命药”,

大量用于临床治疗

失血、肝硬化等病症,

目前国内长期依赖进口。

为了攻克这个世纪难题,

禾元生物团队研究

用水稻种子作为生物反应器

来生产重组人血清白蛋白,

这项技术也被形象地称为

“稻米造血”。

全球首个利用

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

生产的Ⅰ类创新药,

目前已获

国家新药注册申请受理,

有望今年上市。

突破点

有望今年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