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去雾的汽车电子外后视镜年内武汉量产

发布时间:2023-02-13阅读:518

企业14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

雨雪天气里,汽车外后视镜起雾是一件令驾车者头疼的事情。解决这一痛点的一款全国产化电子外后视镜,将在年内实现量产。

2月10日,长江日报记者从蔡甸经济开发区湖北三环三立汽车后视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环三立)研发中心了解到,这款电子外后视镜目前虽未实现量产,却已接到大批订单。

这款外后视镜告别了传统的“大耳朵”造型,它通过一只安装于车外的摄像头和车内的显示屏实现后视效果。

“这是我们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产品。”该企业相关负责人党静介绍,这款电子外后视镜改变了传统光学后视镜的视野局限,通过传感器和不同角度的摄像头,可为驾驶员提供更为宽广的车外后向视野。

党静说,这款外后视镜小巧的造型还能有效降低风阻系数,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

据了解,电子外后视镜技术在国外较为成熟,在多款量产车型上使用。在国内,新国家标准于去年12月底出台,该技术目前仅限于个别整车厂掌握,均未在量产车型上装配。

“2020年底,我们争取到国外合作方的成品件及资料图纸,20多位研发人员历时3个月时间,对每一个零部件逐一拆解研究。”研发中心负责人周敦辉说,“拿到成品件时,我们就下定决心,要通过创新实现全国产化并量产。”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地形、气候复杂多样,对电子外后视镜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周敦辉举例,雨、雪天气摄像头会凝结雾气导致成像模糊,国外产品的解决方案难以适应国内需求。

“我们经过上百次试验,通过在镜头上遮盖玻璃、设计加热结构模组等方式进行创新,即使在零下30℃的环境下,摄像头拍摄的车外画面也能清晰稳定地显示在车内屏幕上。”周敦辉说,这项研发成果已申请专利。

目前,三环三立已将创新研发的电子外后视镜试装在测试车上,测试里程已超2万公里。

周敦辉介绍,测试样品零部件国产化率已超过50%。年底量产时,零部件国产化率将达到100%。“特别是芯片、传感器等关键部件,我们与整车厂、下游供应商共同研发,技术共享。”周敦辉说。

党静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当一件电子外后视镜的国产化率超过80%,其成本将比进口零部件组装节约20%。当国产化率达到100%,成本或将下降40%。

“由于订单饱满,企业14条生产线目前满负荷生产。”党静介绍,2021年企业销售额首次突破1亿元,去年实现销售翻番,预计今年电子外后视镜实现量产后,销售额有望达到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