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说话:防控二十条颁布后,经济和防疫的“两难”会走向何方?

发布时间:2022-11-13阅读:592

根据11月10日召开的最高层会议,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20条”),公布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调整了部分防控措施。

 

 

“20条”严禁地方政府“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未经批准阻断交通、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随意停诊等各类层层加码行为”以外,也要求不能将优化防控措施解读为“放松疫情防控,甚至放开、躺平”。

 

 

20条调整对应的基准是今年6月27日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比较重要的调整包括如下:

 

 

密接隔离从“7天集中+3天居家”调整为“5+3”;

 

 

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次密接),也就是说次密接不再需要7天居家;

 

 

高风险区外溢人员的“7天集中”调整为“7天居家”;

 

 

风险区划分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

 

 

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此前为小区);

 

 

没有疫情地区不开展全员核酸;

 

 

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

 

 

入境人员的“7+3”调整为“5+3”;

 

 

这些政策的调整力度有多大?我们可以做一个初步的估算。

 

 

首先,对密接人员的影响。据国家卫健委的每日疫情通报,截至今年10月11日,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6,478,633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50,392人;到11月11日,这个数据变为: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8,820,48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825,303人。

 

 

最近的1个月时间,累计密接者增长了234万人次,是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累计密接者的27%,累计密接增量(10月的增量)是上一个月(9月)增量的2.94倍。而处于隔离中的密接者比一个月前增长了47.5万人次,隔离中的密接者月度增量是8、9月的4倍有余。

 

 

按现有密接人员的规模,密接者的集中隔离减少2天,意味着每个月集中隔离点减少了近500万人·天的费用,每天哪怕只要100块,也是5亿元的支出。

 

 

密接者的集中隔离不仅运营费用高昂,基建费用也不低。此前上海在复兴岛兴建预备方舱和密接隔离点,根据公开的招标文件,复兴岛方舱和密接隔离点将建设隔离点房间3009间,方舱医院床位数3250个,其中保留提升1950个床位,新建床位数为1300个,中标价格高达13.8亿元,平均每个床位在10-20万元以上。

 

 

集中隔离时间缩短,还增加了同等长度的密接人员工作时间,按一年250个工作日计算,相当于解放2万个全职劳动力,按城镇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这个劳动力报酬总额也相当于12亿元以上。一正一反,仅集中隔离降低2天,抛开个人自由权利对应的社会福利不谈,节约的社会资源就高达几十亿元计。

 

 

其次,对次密接者的影响。国家卫健委没有公布次密接的数量变化。因此我们从历史数据观察次密接的规模。今年3月上海疫情爆发以后,在4月8日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披露,截至当时,全市累计排查到密切接触者180,756人,已排查到在沪密接的密接116,467人。7月份,上海兰溪路KTV相关疫情,截至7月16日,共排查到相关阳性感染者在沪密切接触者2.3万人、密接的密接5.0万人。虽然密接和次密接的比值有波动,但次密接的规模并不少,很多时候与密接相当。

 

 

在现实执行中,名义上不是次密接,但一定程度上享受了次密接待遇的人群规模庞大,往往是一栋楼(一个办公室)里有一个密接,整栋楼(办公室)居家隔离2-3天。

 

 

因此,我们仅仅按1:1的规模匡算,不再追踪次密接意味着每个月解除限制的人数高达250万人。取消次密接意味着之前次密接的7天居家隔离不再适用,按5天工作日计算,这个释放出来的全职劳动力相当于5万人,新增的劳动力产出也高达小几十亿元。

 

 

再次,高风险区外溢人员的“7天集中”调整为“7天居家”,风险区划分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此前为小区),也具有同样的效果。集中隔离改为居家隔离,对财政来说,省钱省事,个人也获得了一定的自由。高风险区从之前的社区(小区)缩小到单元、楼栋,范围缩小了9成以上,大大缩小了原有风险地区人群的规模,对个人自由的限制有比较明显的放松。

 

 

这个人群的规模更加庞大。根据卫健委汇总的“最新风险等级提醒”,截至11月9日10时,全国现有3472个高风险地区,涉及23个省区、102个地级区划;2699个中风险地区,涉及26个省区、132个地级区划;435个低风险地区,涉及26个省区、127个地级区划。

 

 

高、中风险地区覆盖了三分之二的省、一半以上的地级区划。总计高达6000多个高、中风险地区,如果划到小区级别,每个小区按2000人计算,就是1200万人被限制了流动。如果划到楼栋,那么人数会锐减八、九成,惠及1000万人以上。

 

 

“20条”要求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对劳动力产出的冲击以及节约的财政支出也是非常显著的。这个有很多券商的研究机构相继估算过全员核酸的成本。

 

 

为什么要调整原有的防疫措施?

 

 

我们首先看密接者的变化。从下表可以看到,密接者的增量增速太快了。10月11日以前的每个月增加80万人,11号以后的月增量是之前的3倍,在隔离的密接也增加了3倍。密接的隔离需要集中隔离,需要隔离场所、配套设施以及工作人员。

 

 

而且10月以来的增量如果是指数型增长,那么各个地方的隔离点很快就会“爆仓”不够用,社会资源的投入是无底线的。所以,从避免资源“挤兑”的角度来看,也必须要适当缩小隔离的范围。

 

 

从这个视角来看,适当的放松不仅仅对被隔离者有利,更有利于财政支出和政府工作人员,快速增长的密接者,让后者疲于应付,政府人力和财政很快会被新增的确诊、密接与次密接耗尽。

 

 

其次,“20条”的很大篇幅落在了入境政策的调整,最显著的就是取消了跨境航班的“熔断”,这个政策规定入境航班出现了阳性感染者超过一定数值,该航班就会被暂停一段时间。

 

 

熔断政策对跨境人员流动有两层约束:1,出入境航班数量本来就少,熔断会进一步减少航班,加重出入境的难度;2,阳性的出现更多是一个意外,很难预判,那么熔断就加大了航班的不确定性,机组和乘客不知道这个航班最终能不能成行,这会进一步抑制出入境的需求。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进出口国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如果中国与世隔绝,毫无疑问可以断绝外部的疫情输入。但随之断绝的也包括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角色。

 

 

经济活动有非常强的“面对面”的需求,像外贸签单,客户要看样品、场地、用工、生产环境、产品的质量,以及需要面对面签合同。当他们没有其他备选的时候只能选我们,但是现在如果有了其他备选,单子就会流失。

 

 

站在当前这个时点,这个危机更加严重,全球其它国家大多恢复正常,中国制造不再是唯一的选项,这时中国严厉的防控和出入境政策会冲击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关键角色。

 

 

知道了防疫策略优化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好处,那么我们还想知道防疫策略优化的成本是什么?

 

 

在过往的几个月内,地方实践采取了比第九版更加严厉的防疫策略,在实施中随意扩大密接者的判定、随意扩大对居家隔离的要求(也包括弹窗、赋码导致无法外出)、随意提高场所对核酸的准入要求、随意采取静默状态和实施全员核酸、随意要求企业停工、对外地人员提高进入的要求和障碍。

 

 

在“20条”,这些统统不允许。

 

 

逻辑上讲,地方采取了比第九版更加严厉的防疫策略,结果在10月份仍然形成了确诊、无症状、密接者的快速增长,增速高达几倍。即使策略不改,增长速度也可能是指数型的。

 

 

那么可以想象,当防疫策略退回到第9版的要求,甚至比第九版还要更宽松一些,全员核酸的范围和频率比之前受到更大的约束,那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最新的信息显示,加拿大安省公共卫生局在本周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该省新的BQ.1和BQ.1.1 Omicron亚变种似乎更具传染性,其增长速度是目前占主导地位的BA.5菌株的两倍。这意味着未来奥密克戎的变种会更加难对付,传染性更强(一般来说,这对应着毒性和致死率会更低)。

 

 

最后还要看到一点,目前是11月份,中国北方已经进入冬天,这是中国面临的第一个超强传染性奥密克戎全面扩散的冬天,上一个冬天的爆发是去年底的西安,但奥密克戎还没有在全国扩散开。

 

 

综上所述,可以想象,防疫政策向宽松的方向优化,但病毒的传染性更强、季节对病毒传播也更有利,那么未来的疫情扩散会更快、更广。这个判断既是防疫策略“优化”的原因,也是未来必须要面对的后果。

 

 

在这个时候,“两难”会再次来临:

 

 

要控制住疫情,就需要采取极其严厉的政策,为此可能要损害各项正常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基本权利,更会重创中国经济和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要么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要承认经济社会需要有基本的秩序,除了新冠,其它急诊和慢性病、精神疾病、家庭收入、子女就读也是生活的必要环节,缺了同样会没命、没前途。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一连串事件,得了新冠会有麻烦,但为了防新冠没了收入,会有更大的麻烦,孩子不能线下上学,在家里得了抑郁跳楼,更是人生悲剧。

 

 

就目前的信息来看,“20条”对于未来的防疫已经给出了清晰的指引。优化政策明确要求地方政府整治“一刀切”和“层层加码”。

 

 

11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新闻发布会指出,各地已经成立了整治“层层加码”工作专班,对于各地网民、人民群众反映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回应,转交给有关地方来予以推动解决。

 

 

国务院的新闻发布会更指出,在“今后工作当中,还要及时收集整理各方面群众和有关媒体的反映,来进一步保证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举措能够原原本本、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和执行落实”。

 

 

既然未来防疫的路线已经确定,那么面对即将到来的疫情形势压力当如何作为?

 

 

我们先看“20条”的相关内容,第11条要求加强医疗资源建设,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增加救治资源;第12条要求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第13条要求加快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物储备,尤其是重症高风险和老年患者治疗需求,加强急救药品和医疗设备的储备;第14条要求强化重点机构、重点人群保护,摸清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孕产妇、血液透析患者等群体底数等。

 

 

当然,这些可能会有冲击,但未必会那么大,香港大学金冬雁教授在11月12日接受第一财经的采访时指出,“目前99%以上的新冠阳性患者均以轻症和无症状为主,救治难度低”,“鉴于新冠重症率在1%以下乃至到0.5%,预计需要转诊救治的病人不会很多,也不会带来医疗资源挤兑的现象”。

 

 

11月11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国务院的电视电话会议上要求,加强疫苗药物研发,推进老年人加强免疫接种,加快相关药物和医疗资源准备。

 

 

这些说法,或许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

 

 

事实确实应该如此,境外的经验已经提供了足够的教训,新冠疫情的彼岸是明确的,也是唯一的。因此,我们应该明确,当前的大多数政策的目标,并不是防住新冠,而是为迎接最终状态争取时间,包括防感染防重症的疫苗接种,也包括应对爆发时的重症床位、药物、设施的准备。

 

 

未来的重点还包括舆论宣传,各地政府要像河南省相关政府部门那样,告诉人们新冠已经不像2020年初期那么可怕,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自限性疾病。人们不恐慌,才不会在疫情爆发时,冲往医院造成医疗资源挤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