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开后备箱就像开盲盒!

发布时间:2022-07-11阅读:688

如果说4月份,“健身操”火了;5月份,“露营经济”火了;那么6月份持续火爆的,就是“后备箱经济”了。

一人一车,一车一店,看似不起眼的小小后备箱,打开后,里面却另有乾坤,蕴藏着“大能量”。经过一些潮流年轻人之手,它们摇身一变,成为了个性十足的“微型商铺”,或者是充满妙趣的“创意工厂”,各种好吃的、好玩儿的、好看的东西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极大丰富了大家的消费新体验,也带动了武汉夜经济的发展。

    「深夜武汉
    年轻人用后备箱摆起了地摊」

晚上11点,武汉市江岸区中山大道上,一片灯火通明,路上人头攒动。200多米的一段距离,两侧分布着多个后备箱小摊,柠檬茶、咖啡、烧烤、甜品、生腌......种类相当丰富,让人应接不暇。

“城管有规定,左侧因为有居民楼,只能卖‘清淡’的东西,比较有‘油烟味’的在对面。”一位摊主热情介绍,“我们这边十点钟才允许摆摊,对面是十点半,而且不能影响周边居民的休息,离开的时候,也要做到人走场清。”

不少摊位都坐满了人

当天,每辆车不到两平米的后备箱空间,都被食材、器具塞得满满当当。箱盖上挂着炫彩夺目的LED灯以及标新立异的招牌、条幅,边上放着的折叠桌椅座无虚席,旁边还竖着一块荧光广告牌,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美食的香味。

“老板,两杯柠檬茶。”

“老板,来十串羊肉串,少放点辣。”

“老板,一份冰淇淋,一份沙冰”......

路过的市民纷纷在各个摊位驻足,还有不少打扮时尚的年轻人专门到这儿打卡、拍照,现场热闹不已,烟火气十足。

   「起码是在靠自己再累也值得」

晚上10点刚到,等候多时的摊主伍女士便迅速开始摆起了摊。她的东西很多,支棱起小桌时也有些许费力,问是否需要帮助,她笑着摇了摇手,“没事儿,不用麻烦啦,我一个人完全可以的。”

伍女士正在整理桌子

伍女士表示,她主要卖冰淇淋和沙冰,因为在附近开有一家甜品店,所以每次过来都是简装出发,没有后备箱,但准备依旧充分。“拖过来要近半个小时。我一般都会准备五、六桶冰淇淋,再就是冰块,饮品的话也会准备一二十杯。别看这会儿人不多,等会就都来了,特别是周末,这条街更热闹。”

她直言,这两年实体店生意并不好做,考虑到这里的商业氛围浓厚,人流量也大,所以才过来摆夜摊,主要就是为了“引流”。

“老板,这个椰沙怎么卖?”

“25块”“来一杯”“好嘞”

说话间,生意就上门了,一小会儿功夫,一杯甜甜糯糯的果饮就送到了顾客手中。

伍女士表示,白天她就呆在店里,晚上吃完饭后,准备点食材就过来了,每天都会摆到深夜一、两点。但由于是“新人”,才来没多久,目前只能“保本”。

“从早忙到晚,吃得消吗?”

“家人也会来帮忙,但一起熬的话都累,还不如一个人辛苦。”她乐观地说,“要创业嘛,起码是在靠自己,再累都值得。现在环境虽然艰难了点,但疫情那么难我们都过来了,这点困难怕什么?我心态很好的,没什么能打倒我。”

   「这条街90%的摊主都是我叫过来的」

摊主刘先生和两位朋友合伙,在这摆有一个果饮小摊,虽然顾客多,但一人制作,一人揽客,一人招待,倒也不慌不忙,配合十分默契。

和伍女士一样,刘先生白天同样有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但他为何还会如此花力气来做这件事儿?“我就是想多挣钱。”原因很朴实。

刘先生说,他之前做过八年自媒体,目前从事零售行业,很久之前就开始关注“后备箱集市”这个新业态。“它很火,有很多城市在这块儿都发展得非常好,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机遇。”

准备摆摊做生意的刘先生

一个多月下来,收获还算丰富,这也愈发让他对“后备箱经济”充满信心。“我们晚上的销售顶峰在一百杯左右,因为车只有那么大,装不了太多。”

除了自己做,刘先生还在这儿组起了一个“车队”。“自己从小在这儿长大,也认识不少人,这条街90%的摊主都是我叫来的。”

他表示,“我们这儿的业态就是吃的、喝的,以餐饮为主。并且卖的都不一样,选择更多,别人才愿意过来玩,没有激烈的竞争,各摊主之间甚至还经常互相送东西吃,都不容易,大家一起抱团取暖。”

「我把酷车停到了酒吧门口
借地“生单”好赚钱」

在夜经济同样繁华的西北湖附近,也有着不少年轻人打开后备箱摆摊的身影。

临北湖边的一家清吧门前,就有着两个“微型商铺”。

甘先生正在做柠檬茶

左边是一家泰式茶饮摊,红色的车身挂着黄色的星星灯,在夜幕下显得十分吸睛,几位顾客在等待的时候,不停用手机拍着照片。

摊主甘先生则熟练地取出一个柠檬,在后备箱的工作台上切开后放入杯中,“暴力”捣碎,加入冰块、水、果汁后,一杯特色“暴打”柠檬茶就做好了。他说,这是他特地为做生意买的一辆国产小车,简单改造,再加上所有工具,一共花费了近4万。“它看起来很小,但是能装很多东西,后备箱一打开,我刚好可以站在那里操作。”

工作中的甘先生

甘先生家住汉阳,白天在沌口一家车企上班,晚上就驱车近20公里到这儿来做生意,他表示,和街头巷尾的地摊夜市相比,后备箱集市,位置相对灵活,调整比较方便,在风格上也更多元、时尚,而且成本并不高。出来摆摊,一方面是将其当成了赚外快的副业,与此同时,他也希望能够多一种生活体验。“以前也去过黎黄陂路,4月9号才来西北湖。”

之前甘先生其实是在路边摆摊,因为不合规,被城管劝离,后来,他想到了一个办法。“我们和这边的人气店铺合作,交了一点费用,可以把车开到它的门口经营,稳定不说,还可以蹭店里的‘流量’。”甘先生说,以前每天可以卖30到60杯,相信以后的生意会更好。

  「顾客的认可是我坚持的动力」

清酒吧右边则是一家自制汉堡的小摊,有鹅肝、鳗鱼、单层芝士、菠萝芝士等多个种类,价格15到50元不等。顾客一来,摊主陈先生就熟练地拿出黄油、面包、食材,开始加热、制作。十多分钟的时间,他就做好了四个汉堡,脸上已是满头大汗。

陈先生的独家自制汉堡

    说起陈先生的摆摊之路,有些心酸。他和甘先生是邻居,之前经营有一家私人影院,因为承受不住房租的压力,前不久无奈关停,自己也赔了大几十万。于是,他就想着先和甘先生一起摆摆摊,过渡一下,沉淀一下心态。
   “我在家经常做这个,也熟悉一点。白天就是准备新鲜食材,时间相对自由一点。”除了下雨,两人都会按时出摊。
    从最开始的放不下面子,到慢慢习惯,再到成为日常,陈先生说,之所以能够坚持,是因为家人的支持以及客户对他手艺的认可。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还因此结交了不少朋友,这也让他更有动力干下去。“最好的时候,一天卖一百个,外面的桌椅都不够用,很多人都说味道很好,甚至比国外的汉堡还好吃。”
    说到这儿,陈先生还拿出拍的视频展示并介绍,未来的路怎么走暂时还没有想好,后备箱小摊肯定也不会是最后的归宿,他目前要做的,就是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等待着厚积薄发的那一刻。“不负青春,不负自己。”
    在武汉,还有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后备箱集市”,喧闹的摊位,点亮了城市的夜色。而每一个后备箱里,都充满着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我们该如何看待“后备箱经济”?
    一、“夜市摆摊”的新玩法

近期,各地兴起的“后备箱经济”实际上是“夜市摆摊”的“新玩法”“新形态”。将传统摆在地面或手推车里展示售卖的商品放进了汽车后备箱,这种商业形态足够“吸睛”,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驻足停留。年轻的“打工人”在一天辛苦忙碌过后,约上好友、闺蜜去星光点点的“后备箱小摊”上“打个卡”,喝杯奶茶、品个提拉米苏、吃个火炙寿司,给冷寂的街道带来了欢乐的人潮。

我们经常讲“信心比黄金还重要”,良好的市场预期有利于激发经济发展活动和动力。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后备箱经济”活跃了都市夜间市场,也提振了经济复苏的信心,对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有价值的贡献。

    二、年轻人创业的新可能

“后备箱经济”因其灵活机动、运营成本较低的特点成为当代年轻人创业的新选择和新可能。我们发现,各地“后备箱经济”主力军都是清一色的“95后”乃至“00后”,他们要么因为经济环境导致主业收益不佳,进而选择开辟“第二战场”;要么不愿禁锢在“朝九晚五”的制式生活里,追求自己可掌控的自由职业模式。同时,年轻人更注重新型宣传形式和客户维护技巧。很多经营“后备箱经济”的年轻人通过抖音等社交平台进行宣传,他们要么自身颜值出众,要么产品美观动人,一下子可以吸引大家的注意,在线上“粉丝”数量猛涨的同时,线下实体销售额也随之暴增。年轻经营者们还通过建立客户(粉丝)微信群的方式,将每天具体出摊地点和售卖品种在群里告知,在做好宣传的同时还接受网上预约。如此善于推广和客户维护,年轻人的后备箱生意自然红红火火。

    三、城市治理的新挑战

当然,以“后备箱经济”为代表的摆摊行为肯定会给城市治理带来一定的挑战。这就需要各地城管部门提前做好规划布局,包括制定准入标准,规范准营时间,确定准营区域等。此举一方面为广大消费者解决便利消费背后的食安隐忧,另一方面为“后备箱经济”经营者们创造了规范稳定的经营环境,让买卖双方在平静和谐的氛围里享受城市夜间的繁荣与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