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科创孵化器走出200多家“光芯屏智”企业

发布时间:2022-06-05阅读:480

面向“十四五”,加速发展技术要素市场,激发技术供给活力,成为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所在。

在武汉,高校院所林立,如何推动科教优势加快转化为区域发展胜势?2022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加快打造全国重要的枢纽型技术要素市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位于武汉未来科技城的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光电工研院”),作为国内探路科技服务业的先行者,自2012年启动建设以来,深耕光谷光电产业,打造促进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专业化科技创新服务集团。

截至目前,光电工研院已获得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国家级众创空间、“科创中国”产学研融通组织等多项国家级认定。并在重庆、襄阳等多地实现创新模式的异地复制,培育出超200余家、总估值超百亿规模的“光芯屏智”企业集群。

■ 体制机制创新助技术要素市场“破冰”

实现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首先要破除阻碍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

早在2013年,光电工研院就推动首个部属高校科技成果成功挂牌转化,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由国家下放到科研院所和高校等事业单位,并为后续《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修订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此基础上,光电工研院探索出一条合法可行的高校知识产权转化路径。2019年,针对实践中发现的创新成果产权保护不到位导致“转不好”等问题,该院通过重构创新链,将知识产权为代表的服务体系逐渐覆盖创新全链条,并明确提出培育“科技服务经纪人”的战略举措,现已汇聚形成包含数百位高层次人才的中青年创业群落。“当前,体制机制改革正走向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赋权。这意味着科研成果将归发明人所有,这种改变其实已经超过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光电工研院总经理韩道介绍。

■ 专业化全链条服务提升有效科技供给

“专业”是韩道“定义”光电工研院的关键词,“专业的服务、投资和孵化能力是我们的特点,也是推动有效科技供给形成的关键法宝”。

围绕区域光电产业需求,光电工研院构建出涵盖“知识产权导航与布局、一站式科研辅助、核心工艺设备与科研仪器、孵化器与空间运营服务、多层次专业化投资与财务顾问、科技创新与新基建供应链服务、数字化场景搭建与孵化”在内的全链条专业化服务体系,助力创新项目快速壮大。

以专业投资为例,早在2016年,该院就针对光电领域初创项目,成立了总规模为1个亿的育成创业基金,为一批“潜力股”注入发展动能。致力于有机泛半导体材料开发的尚赛光电,2021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其OLED显示材料向三星、LG等国外巨头批量供货;紫外LED芯片、封装及光源系统供应商优炜芯,其UVC-LED芯片及器件产品,已在美的、海尔、小米等知名企业批量使用……

■ 瞄准技术要素市场失灵环节“补位”

韩道坦言:“科技成果只有完成工程化并面向市场实现产业化,才能真正转化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而高校偏重于基础创新,企业则缺少推动核心技术产业化的动力。这其中的中间地带,就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部分,也是我们需要补位的地方。”

为此,该院培养了30余人的专业工程师团队,围绕光电技术工程化产业化的薄弱环节开展攻关。目前,已形成数十项核心技术的产业化矩阵,推动包括全脑神经成像、穆勒式椭偏仪等高端装备,OLED发光材料、高纯PI、纳米银浆、ToF散射体等先进电子材料,以及MiniLED、3D传感、5G高速通信等核心芯片成功转化和产业化,极大提升了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国产化率和自主可控的底气。

不仅如此,为了让市场真正为技术“买单”,光电工研院还通过搭建场景孵化双创培育模式,将旗下企业上千种技术、产品集成解决方案向央企、上市公司集中推广。同时在场景中试验和优化,助力产品实现“二次开发”。

在华师一附中光谷分校,华引芯研发的全光谱教育照明灯于2019年投入使用,经检测,光谱与太阳光类似,从根源上减少了蓝光伤害。2020年,光电工研院引入优炜芯的紫外消杀模块,帮助华引芯开发出紫外消杀和照明一体化灯具,并集成智慧照明场景解决方案进行推广。

“光电工研院提供的场景集成服务,不仅在市场拓展上提供助力,也为我们的产品研发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华引芯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该方案已被成功推广用于湖北、广东、四川、贵州、广西等地区的中小学教室。

通过企业孵化为产业链补链强基的同时,该院还瞄准行业共性问题和薄弱环节,已参与建设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武汉集成电路技术及产业服务中心、脑连接图谱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等多个国家级平台,并布局运营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半导体快速封装平台等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促进区域产业集群不断做大、做优、做强。

面向全球,一张光电子国际合作网络已缓缓拉开。目前,通过搭建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开展国际培训等,光电工研院已链接辐射全球上千家光电重点企业和创新载体,助力光谷与40余个“一带一路”国家建立创新合作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