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武汉党员干部群众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之一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五年国家发展蓝图作出战略擘画,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其中提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第一时间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大家表示,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力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展现新作为。

繁忙的武汉阳逻港
立足“夯实基础、全面发力”关键时期的指导方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所副研究员李翠军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置于“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中,这是立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要破解这一时代课题,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并通过催生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来开辟新航道。”李翠军说。
李翠军认为,“十五五”及今后中长期阶段,我们仍然要大力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与《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的要求一脉相承。”武汉轻工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高全胜说。他表示,《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表明,我国在“十五五”时期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未完全摆脱不发达状态,需要继续大力发展经济。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十五五’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高全胜说。“在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十五五’时期,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彰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完整产业体系优势,才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并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顺利完成‘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才能夯实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根基,进而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
发展仍是我们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十五五’时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让我倍感振奋且责任在肩。”武汉中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顾勇刚表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十五五’时期正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不仅是全面塑造战略优势的重要阶段,更是我们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遵循,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顾勇刚认为,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能持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而融入新发展格局是企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当前,武汉正在全力打造“五个中心”,要在全省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这正契合了国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他说,民营企业应当发挥优势,在科技创新中寻找发展机遇,以自身的壮大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为“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贡献一份力量。
“当好支点龙头,对武汉在经济实力、科技创新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顾勇刚提到,武汉有科教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创新基础扎实等优势,应当发挥优势,积极推动产业技术进步。身为一线科研工作者和企业家,更要通过实干,带领企业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要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科技金融科技保险助推科技创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刘冬姣说,“十四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五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发展仍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她谈到,“十五五”时期是我国新旧动能转化的关键时期,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通过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从而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而强劲的动能。科技金融是连接科技与资本的重要纽带,要加快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周期的支持体系,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助力“十五五”时期经济建设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跨越。
以实干笃行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到2035年,我国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
大家表示,经济实力具有首位度,将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经济基础,为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筑牢物质根基。
深夜登机赶赴海外展会的武汉依迅北斗董事长付诚,在他步履匆匆的身影里,藏着企业深耕北斗产业、助力经济稳增长的主动谋划。
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北斗正为千行百业“定位”“导航”,而依迅北斗早已提前布局:拿下国内首款14nm北斗高精度授时芯片与模组研发成果,三款高精度模组成功落地机器人、无人驾驶等前沿领域,农机终端更覆盖十余万台套设备,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时空智能”动力。不仅如此,企业今年更通过海外渠道拓展,将产品销往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十五五’是北斗产业升级换代与跨越发展的关键期,技术、产业、市场都大有可为。”学习领会四中全会精神,更让付诚感到信心满满,“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新一代高精度芯片攻关,更要主动扛起责任,助力武汉突破性发展北斗产业。”他介绍,“十五五”初期,企业将建成华中最大北斗AI智能终端基地,同时还将聚焦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以“北斗+AI”构建全场景时空智能体系,用技术自立自强的产业实力,为GDP合理增长提供硬核支撑,为2035远景目标铺就“导航”之路。
“全会公报中提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让我们倍感振奋。”武汉先进功能材料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主理人肖桂林说,“‘十五五’定下的关键材料国产化攻坚目标,单靠哪一方都难成气候,必须产学研用拧成一股绳,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
实验室的合作清单就是最好的证明:联合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武汉柔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上下游企业,推进OLED显示用光刻胶等关键材料国产化。目前产品已经全面导入国内主流面板厂,成为多家主流面板厂的独家供应商。
“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构建体现武汉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这就是我们的行动指南。”肖桂林说,接下来,实验室将持续加码研发,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筑牢创新底座,用关键材料的自主可控,为武汉先进制造产业强基固本。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