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栋楼聚集近千家数字经济企业,武汉这条“走廊”月均新增企业50家

发布时间:2025-10-10阅读:216

驱车沿徐东大街向长江二桥方向行驶,一座座高楼直插云霄,刷新着城市天际线。

在徐东大街与临江大道两侧,阿里巴巴、国投城投等一批龙头企业纷纷落子,沿街的18栋楼宇中已集聚1900余家企业,其中数字经济相关企业接近1000家。这片约5.6平方公里的区域,正在武汉的产业版图上勾勒出一条宽阔的产业“走廊”。

武汉滨江数创走廊示意图。

“今年以来,这里平均每月新增50家企业,已形成武昌区最核心、最具活力的数创街区。”武汉滨江数创走廊管委会工作专班负责人贺耀辉介绍。

阿里落子激活18栋楼宇

武汉数创大厦29层,一位年轻工程师手握类似游戏手柄的物件,轻轻转动手臂,眼前的人形机器人机械臂“神同步”地划出一道弧线。在风景宜人的“江景训练场”内,多台形态各异的人形机器人正在学习端茶倒水、搬运重物等岗前技能。

荆楚人形机器人在风景宜人的“江景训练场”内训练。

上月底,湖北荆楚人形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荆楚人形机器人”)正式入驻武汉数创大厦。距大厦步行仅五分钟的一个新建1000平方米生产工厂即将投入使用。

“这相当于楼上研发,楼下生产。”荆楚人形机器人总经理赵兴炜介绍,公司成立虽仅半年,但发展迅速,目前已研发出面向教育、工业、家政和文旅等场景的四款人形机器人,签约订单金额已达数百万元。

在荆楚人形机器人公司,工程师手握类似游戏手柄的操作设备,和人形机器人实现“神同步”。

在今年全省“新春第一会”上,荆楚人形机器人一经亮相,首义科创投集团便率先抛出“橄榄枝”。这家企业在股权投资的牵引作用下落户武昌区。

“选择武昌,是因为这里智力资源密集、人文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人形机器人文旅导览应用场景。而选择入驻武汉数创大厦,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对面的‘邻居’。” 赵兴炜介绍,人形机器人通常由大脑、小脑和本体三部分构成。过去,机器人仅实现“小脑”发达,如同“提线木偶”,依赖预设程序行动。近年来,大模型技术不断升级,才让机器人开始真正读懂环境,实现自主决策交互,打开了广泛的应用空间。

培育一颗智慧的“大脑”,正是仅一街之隔的阿里所擅长的领域。

前不久,经武昌区牵线,荆楚人形机器人公司与阿里云签署合作协议,将基于其大模型,进行细分应用场景的二次开发。

“正如人类的骨骼,一台人形机器人需要数百个零部件,具备较强的‘生态属性’。”赵兴炜说,就像公司选择落户武昌滨江一样,未来也将带动减速器、关节模组等上下游企业在此集聚。

武汉数创大厦前身为君临国际写字楼,三年前,因业态混杂面临亏损。2022年,武昌区以阿里巴巴华中总部项目落地为契机,将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新赛道,沿徐东大街、临江大道两侧5.6平方公里规划布局打造滨江数创走廊。

通过新建、改造、租赁、整合等多种方式,匠心城徐家棚、汇通新长江中心等18栋楼宇、157万平方米产业空间被有效盘活。

武汉数创大厦是武昌区首栋税收过亿元的数字经济专业楼宇。

“我们采取‘一楼一特色’策略,依托阿里巴巴等龙头企业,聚焦软件服务、人工智能、跨境电商、数据要素等细分领域,精准引进上下游伙伴。”贺耀辉介绍,随着阿里巴巴华中总部的入驻,淘天、阿里云、飞猪等业务也迅速聚集。

武汉数创大厦也引进了浪潮云、保伦股份、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等优质企业,成为武昌区首栋税收过亿元的数字经济专业楼宇。

资源要素集聚吸引1900家企业入驻

去年,因公司需要开发一款智能手表软件,在深圳创业的湖北人回到武汉成立分公司。大量高素质人才的集聚,让他决定在此开发更为高端、专注于户外场景的智能手表品牌。

 

在深圳创业的吴祥华回到武汉,在武昌滨江开发更为高端、专注于户外场景的智能手表品牌。

“我到武昌滨江各个写字楼都考察过,开阔的江景视野符合我们品牌的调性。”今年3月,吴祥华将公司迁入位于京东Mall旁的宸胜国际中心。三条地铁线交会的区位优势,以及周边完善的生活配套,让他迅速组建起50余人的研发运营团队。

“过去,我们靠价格优势竞争海外市场,而在武昌滨江诞生的新品牌,将凭借技术创新与国际一二线品牌直面竞争。”吴祥华说,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让他找到了在深圳南山的感觉。

目前,武汉滨江数创走廊已入驻企业超1900家,其中数字经济相关企业近1000家,营收约520亿元,较三年前增长32%。“今年上半年,新入驻数字经济企业近300家,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00%。”武昌区相关负责人说,“相当于每月新增50家企业”。

采访中,多家企业负责人表示,武汉滨江数创走廊不仅是一条串联产业要素的创新长廊,更是宜居宜业的生活空间。数字经济产业生态、“零号员工”的贴身服务、有吸引力的生活配套和较低的通勤成本,都是他们选择这里的重要原因。

“滨江数创走廊沿线18栋楼宇结成楼宇联盟,实现信息互通共享,会根据意向企业特点,相互推荐其入驻最适合的楼宇。”贺耀辉介绍,此外楼宇还配备了招商共享空间,为企业过渡期提供免费工位。

武汉滨江数创走廊沿线高楼耸立,直插云霄。

目前,武汉滨江数创走廊沿徐东大街、临江大道两侧5.6平方公里范围内形成T轴。以武汉数创大厦、阿里中心、数创云谷、四美塘AI新质街区“三楼一园”为代表的滨江数创走廊一期已集聚成势。以国铁城投中心、武汉船舶大厦等楼宇为代表的滨江数创走廊二期建设正加快推进中。

武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滨江数创走廊已形成“政策+空间+资源+资本”的全要素产业服务体系。在资源方面,开放武昌智算中心、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为企业提供算力、上云及应用落地支持。在资金方面,通过首义科创投股权投资、“拨转股”专项资金等方式,为企业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注入资本活水。未来,武昌区将进一步整合科教、空间、场景等核心要素资源,以创新楼宇提质增效为抓手,持续强化对高端人才、领军企业及创投基金的集聚力与吸引力,加快建设数字经济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