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毫米厚玻璃硬盘年底量产

发布时间:2025-07-24阅读:277

7月22日,在武汉一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洁净间内,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湖北光谷实验室双聘研究员、博导张静宇和团队正进行一场“雕刻时光”的精密实验。飞秒激光如灵巧的刻刀,在2毫米厚的晶莹玻璃内部精准“雕刻”纳米结构,留下点点印记。

张静宇(左)和研究团队正在讨论玻璃硬盘存储技术方案。

“我们不能再依赖国外传统存储介质路径,必须有安全自主的智能存储设备。”张静宇说,这块巴掌大的玻璃硬盘,容量最高达360TB,可存储2.5万部高清电影,并且可永久保留,一次写入海量数据,将“永如石刻”。

该项技术荣获2024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卓越奖。张静宇透露,这项自主可控的存储革命技术预计今年底落地产业化,正与全国范围的数据中心展开应用接洽。未来,将率先服务互联网数据中心、AI大模型训练数据存储及历史档案长期保存等关键领域。

继突破性“玻璃硬盘”技术引发数据存储革命后,光谷实验室一系列成果展现出强大的创新策源能力。

“单光子成像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成像分辨率已达到百万级。”光谷实验室研究员丁毅说,日常使用的手机摄像头在生活中可以拍下清晰的照片,但在一些特殊场景,比如深海、高空,或在医疗检测上,光信号微弱,空间分辨率低,需要用单光子探测器来捕捉图像。

光谷实验室通过光学调制和信号处理突破物理探测器的局限,实现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像素的高分辨率图像恢复,不仅提升了成像的分辨率,也极大提高了成像的帧率。

丁毅介绍,这意味着即使在星光般微弱的环境下也能实现高清成像,为量子通信的密钥分发、深空探测的暗弱目标识别等关键领域装上了洞察幽微的“暗夜之眼”。目前,该研究团队正与医疗器械、遥感探测等领域展开应用合作。

“依托自主创新,九曜光电、英睿红外等一批充满活力的科技企业相继孵化诞生。”光谷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部部长徐迪帆称,实验室已推动近百项研发课题的开展,累计获得46项发明专利授权,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准,越来越多科技成果正在加速从“实验台”走向“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