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CPI解码武汉经济韧性 “活力经济”点燃发展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5-07-14阅读:260

7月13日,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发布数据,2025年上半年,武汉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4%,涨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位居第三,在中部省会城市中居首位。

数据背后,服务消费升级、工业品价格稳中有涨、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共同勾勒出武汉消费市场“稳中带活、活中育新”的鲜明特点,折射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韧性与活力。

冰雪运动体验成为武汉“爆款”消费场景。 

消费市场升级

“活力经济”点燃新引擎

调查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武汉市CPI月度同比涨幅走出一条“V”形曲线:1月受春节消费带动上涨0.7%,2月因春节错月回落至-0.5%,3月起逐步回升,4—6月连续三个月保持0.4%以上的涨幅,反映出居民消费需求逐步回升。

7月13日,位于徐东大街万象汇商场香蕉攀岩馆内,人头攒动,不少攀岩爱好者正在练习攀岩。岩壁下,排队等候的人群中不时传来阵阵加油声。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该店受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者喜爱,工作日日均客流量约200—400人次,节假日可达1000人次,青少年和年轻白领是主力。

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相关负责人称,上半年,消费市场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室内射箭、轮滑、攀岩、冰上运动等这类“活力经济”正蓬勃生长,点燃城市发展新引擎。

这种消费新场景新体验,也体现在统计数据里。上半年武汉服务性消费增长较快,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0%,其中教育服务、文旅消费、生活服务等领域表现亮眼。

“服务价格比消费品价格涨跌幅高1.1个百分点,这种‘剪刀差’说明消费升级在加速。”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调查的72种服务项目价格中,上涨的有23个。得益于今年来武汉文商旅融合发展,景点门票、电影及演票、其他旅游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6%、4.2%和3.0%。

数据显示,上半年以沉浸式文旅体验、虚拟现实应用为代表的其他文娱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7%,折射出个性化、参与型消费热度攀升。

工业品以旧换新发力

“智能消费”激发新动能

在“国补”政策带动下,家电、3C数码等耐用消费品需求释放。7月13日,后湖大道某家电卖场负责人邓先生介绍:“以旧换新活动带动销售额增长15%,智能冰箱、洗碗机等升级类产品尤其受欢迎。”

产品升级换代需求不断释放,推动部分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调查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1.0%。其中,手机等通信工具价格同比上涨3.0%,平板电脑、可穿戴智能设备等文娱耐用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2.7%,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器具价格同比上涨0.2%。

在光谷步行街的小米之家,大学生陈琳试用一款支持AI健身指导的智能手表,这款手表可精准分析运动数据并提供训练建议。“这类产品5月涨价6.6%,但6·18销量仍在不断增长。”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人工智能不仅激活可穿戴设备市场,更带动上游集成电路、激光器件制造价格上涨,形成“生产—消费”良性循环。

此外,上半年,受国际金价高位运行影响,武汉金饰品价格上涨38.1%,拉高总指数上涨约0.16个百分点。

“稳活新”的背后

“烟火气”与“创新力”并存

尽管部分领域价格上扬,武汉民生商品供应充足,上半年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7%。八大类商品同比中,食品烟酒、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均下降0.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2.4%,缓解了居民出行成本压力。

“供求状况不断改善,进一步促进物价合理回升。”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分析,下半年,伴随一系列稳增长、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将总体稳定,3C产品、家电产业仍将保持活跃增长,沉浸式演出、夜间经济、国庆“假日经济”将带动服务消费有效扩容,价格呈企稳回升态势。

“消费市场的‘稳活新’特点,是武汉经济韧性的体现。”武汉发展战略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需继续优化供给结构,培育更多“爆款”消费场景,让“烟火气”与“创新力”并存。

武汉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同时鼓励商家创新服务供给,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