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消费活力 更好惠及民生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其基础性作用愈发凸显,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5年的首项重点任务。日前召开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强调,2025年全国商务系统要大力提振消费,重点做好推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工作,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加力扩围 以旧“焕”新
在日前商务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商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把扩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出更多务实举措。其中第一项便是会同相关部门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我国家庭耐用消费品蕴含着巨大的更新换代市场潜力。2024年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文件,在家电、汽车、厨卫等领域拉动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共惠及6400多万消费者,激发了巨大市场潜能。
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春节前后,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多项文件,全力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受访专家表示,新的一年以旧换新政策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扩围。
一是扩大汽车以旧换新支持范围。2025年,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被纳入可申请补贴的旧车范围。这是我国首次将个人消费者报废车型补贴扩围至国四车型。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产业科技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鹿文亮向国际商报记者表示,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覆盖范围主要是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以及符合一定条件的新能源车,“2025年,这一范围扩大至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
中汽信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品牌咨询部产业研究室主任王海洋表示,今年汽车报废更新范围将燃油车从国三及以下扩大至部分国四及以下,且“减龄”1年,新能源汽车“减龄”8个月,预计将新增约1300万辆燃油车和1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报废更新需求。2024年实际报废更新占符合条件的车辆比例约为19%,照此计算2025年预计将有260多万辆汽车报废更新。
行业人士看好2025年政策刺激下汽车市场的需求释放,并认为,政策扩大至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将显著拓展车市潜在增量空间。
二是加力支持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在8类家电产品以旧换新之上,今年将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4类家电产品纳入补贴范围。
“电饭煲、微波炉属于刚需小家电产品,保有量高、需求量大,补贴范围从大家电到小家电的扩大,既可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又可覆盖更多企业参与。”奥维云网(AVC)研究创新部副部长刘冀元向国际商报记者表示。
“洗碗机、净水器是具有水效标准的必需产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出可以提升其在更多家庭中的普及率,有利于推动我国居民家电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刘冀元说,预计2025年上半年市场将延续较好增势。“总体看,政策的延续将持续提升消费者对绿色智能产品的购买热情,同时也将推动企业产品创新提速、用户运营深化、渠道模式革新等。”
三是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今年1月20日,全国各地陆续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对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的3类数码产品——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按产品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每件补贴不超过500元。
“这一轮‘国补’,尤其是在今年上半年,对手机、平板、手表手环品类产品销量的提升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当然,消费者也应理性消费,避免透支未来的换机需求。”IDC中国研究经理潘雪菲对国际商报记者说。
服务消费 提质惠民
近日,商务部等9单位印发《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从增加银发旅游列车服务供给、提升银发旅游列车服务水平、优化银发旅游列车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12条具体举措。
近年来,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消费结构从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转移的趋势愈发明显。在模式、业态、场景不断创新中,服务消费已成为我国扩内需、促消费的“主战场”。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认为,2025年扩大内需的支撑点在于服务性消费,预计全年服务消费零售额有望增长6%左右。
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将扩大服务消费列为2025年大力提振消费的重要工作之一。开年以来,各地商务部门积极挖掘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基础型消费潜力。同时,持续激发文化娱乐、旅游、体育、教育培训、居住服务等改善型消费活力,加快推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服务消费潜力的释放,是我国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关键所在。服务消费不仅可挖掘的潜力大,而且和居民收入也有很高的关联度。大力提振服务消费,能够带来更多就业并提升相应的收入。建议有关部门出台服务消费的“国补”政策,以进一步激发服务消费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