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激活城市“灰空间” 汉口黄浦立交桥下空间蝶变焕新
桥下空间改造项目亮相
2月13日,武汉市长江二桥汉口岸黄浦大街立交桥下空间改造项目正式亮相,成为武汉桥下空间整治与功能升级的典范。
此次改造以“激活灰色空间”为核心,通过科学规划与创新设计,将曾经的“灰色地带”转化为集生态、功能与人文于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为市民打造更宜居、更具活力的城市环境。
武汉三镇隔江鼎立,桥梁众多,部分桥下空间存在环境杂乱、设施陈旧、违规占用等问题,不仅影响市容市貌,更制约了城市空间的综合利用。黄浦大街立交桥下空间改造以“城市更新”为抓手,通过三大举措实现环境焕新。
清理整治先行,清除垃圾、整治乱停乱放,还原桥下空间整洁基底;环境品质提升,引入多元设计元素及城市驿站,改变桥下空间形式单一印象,打造品质廊道;功能复合升级,统筹休闲空间、公共服务、网红打卡、智慧停车等需求,构建“护学空间+智慧停车+休闲市集”的多元空间。
黄浦大街立交桥下空间的蝶变,是武汉市推进“桥下空间综合治理”的缩影。按照市城管执法委制定的“二环线以内景观为主、二环线景用融合、二环线至三环线功能为主”的总体原则,至2025年底,市城投集团公司将完成7处桥下空间试点改造。
示范引领,通过试点项目打造示范样板,系统构建可复制推广的改造模式,建设市民打卡新地标;长效管理,建立“谁使用、谁负责”的运维机制,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空间运营,保障功能可持续;全民共享,鼓励市民参与设计建言,让桥下空间真正成为“人民城市”的生动实践。
黄浦立交桥下空间的焕新,不仅是环境整治的胜利,更是城市治理智慧的体现。通过科学规划、精细设计与社会协同,武汉正将桥下空间转化为提升城市能级、服务民生需求的“黄金载体”。未来,更多桥下空间将化身城市中的诗意栖居地,为市民书写更美好的生活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