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奋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发布时间:2024-11-29阅读:4099

“2023年,武汉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大关,标志着武汉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产业创新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11月28日,武汉举行“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主题报告会科技创新专场,武汉市科技创新局党组书记、局长董丹红作主旨报告,介绍武汉推动科教人才优势转化,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奋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生动实践。

11月28日,武汉举行科技创新专场主题报告会,武汉市科技创新局党组书记、局长董丹红作主旨报告。

交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优异答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五次考察湖北武汉,对武汉科技创新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深切期望。武汉市科技战线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担当实干,创新策源能力稳步提升,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活力持续释放。”董丹红开宗明义。

报告显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榜单,武汉连续两年蝉联全国第5,位列全球第13、比2021年上升12位;《自然》杂志发布的《2024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报告,武汉排名全国第5,位列全球前9;武汉每万家企业中高企数量达171家,居全国主要城市首位;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向9000亿元目标迈进,“独树一帜”领先地位持续巩固。

“我们交出了‘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优异答卷。”董丹红介绍,2022年4月,武汉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两年多来,武汉大力推进科创中心建设成势见效,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争相崛起,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携手共进,不断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湖工大3年技术交易总额达9.1亿元,超改革前6年总和。

优异答卷何以取得?报告显示,首先得益于武汉聚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武汉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成立市委科技委,将市科技局更名为市科技创新局,把促进产业发展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落脚点,推动形成以大投入、大专项、大转化、大改革、大区域为支撑的“大科创”工作格局。

“湖北工业大学改革3年,技术交易总额达到9.1亿元,超过改革前6年总和。”董丹红说,武汉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18家市属单位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取得积极成效。

武汉持续加大科技投入,2023年全社会研发投入761.2亿元,占GDP比重由2021年的3.5%提升至2023年的3.8%。

积极融入区域和全球创新网络,加快推动武汉都市圈“科技同兴”,强化国际科技合作载体建设,在美国、葡萄牙等国布局建设5家国际企业创新中心、5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在汉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已获批21家

“8家湖北实验室效能不断提升,全球首片8英寸硅光薄膜铌酸锂光电集成晶圆、新能源船舶综合电力系统等16项突破性、标志性成果对外发布。”董丹红用三个“全力”介绍武汉聚力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创新策源功能持续强化。

全力服务国家实验室建设,国家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汉江实验室承担国家使命、维护国家安全。

全力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精密重力测量2个国家大设施已建成运行,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等3个国家大设施加快建设,高端生物医学成像等5个省级大设施正在预研预制和推进建设。

全力推进在汉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已获批21家,数量位居全国第4,在汉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达34家,产出的突破性成果在探月工程、卫星导航等国家任务上应用。

报告显示,武汉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武汉高新技术企业达15323家、是2021年的1.67倍,数量居全国城市第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7.5%。

报告会现场。

国产航母、北斗导航等“国之重器”凝聚武汉科技贡献。

“2024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汉单位牵头完成的通用项目共获得19项国家科技奖,在全国城市排名第2,创历史最好成绩。”董丹红介绍,武汉聚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链产业链持续深度融合。重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

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10家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高校院所开展底层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攻关。目前已聚集研发团队1700余人、开展技术项目85项、申请专利1200多件。

以“揭榜挂帅”等方式组织实施33个市科技重大专项,在可回收火箭、车规级自动驾驶芯片、超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国产高端数据库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国产航母总体设计、电磁弹射技术应用、北斗高精度导航等“国之重器”凝聚武汉科技贡献。  

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开辟新领域新赛道,重点布局量子科技、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等13个未来产业领域,取得全球首款一站式植入脑机接口、国内首台原子量子计算机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部分领域成为全球领跑者。

在全国首创高校院所服务地方贡献度评价等政策措施。

“2023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198.43亿元,位居全国城市第5,是2021年的1.95倍。”董丹红介绍,武汉聚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

制定成果转化“二十条”,全力构建以“用”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在全国首创高校院所服务地方贡献度评价、推动职务科技成果“限时转化”、实施技术交易“四方有奖”等政策措施。

建设武汉科创供应链平台,打造技术聚集、成果转化、人才引流和资本聚合的数字化服务平台,目前已入驻企业超过1.5万家,挖掘科技成果1万项,采集各类创新需求1.2万条,对接成功1900余项。

完善成果转化链条,以市场化方式发展29家新型研发机构,建成备案市级中试平台156家、概念验证中心16家。

全力推动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网络中部“节点”,获批光电子产业领域全国首家国家级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创新单元总数累计达到81家。

实施科创金融伙伴工程,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持续推广“科保贷”“科担贷”,推动金融机构定制“科创成果转化贷”等41个产品,设立科技金融工作站57家。

“勇担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加快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谈到未来规划,董丹红表示,将以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主线,实施开展改革创新提效、创新策源筑基、核心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开放创新协同“五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