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三季报:京沪餐饮负增长,百亿央企落天津,山西增速垫底

发布时间:2024-11-04阅读:366

10月31日,随着青海公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和分析,目前全国31个省份经济三季报均已出炉。在当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的情况下,省份间的表现出现分化。

记者注意到,与今年一季度相比,除了辽宁反超云南,前三季度省份间经济格局大体保持一致;但与去年相比,有5个省份实现反超并进一步巩固了优势,即河南反超四川,重回全国第五;安徽超上海排名第十,北京超河北,重庆超辽宁;内蒙古超越山西,跻身前二十。

具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从总量上来看,广东以近10万亿元的体量排名第一,占全国1/10,江苏以近2200亿的差距紧随其后,这也是唯二超9万亿元的省份;山东超7万亿元稳居第三,浙江超6万亿元排第四。河南、四川、湖北、福建超4万亿元,湖南、安徽、上海、北京、河北超3万亿元。

增速上,有18个省份GDP增速跑赢全国(4.8%),其中体量较小的西藏以6.2%排名第一,重庆和甘肃6%并列第二,内蒙古5.8%排第三,延续较快增长势头。经济大省江苏和湖北以5.7%排名第四,前十省份中除了广东(3.4%)和湖南(4.5%)外,其他均实现5%及以上。

去年以来,部分省份经济较为低迷。今年前三季度山西增速1.8%倒数第一,黑龙江2.3%、青海2.5%,云南3%、广西3.6%、海南3.2%,冲刺四季度还需付出更大努力。

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各省经济数据。

广东GDP近十万亿元,增速回落换取更优结构

作为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省近年来的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939.1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4%。与之对应的是,总量第二的江苏,GDP为97744.3亿元,增速5.7%,延续了今年以来的较高增速(一季度6.2%、上半年5.8%)。

总体来说,供给较强,内需较弱。根据公布的分项数据,广东前三季度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增速4.7%;服务业持续恢复,增速2.5%;但是在投资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4%,房地产开发投资成为主要拖累项,下降17.2%,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7.4%。不过在“两新”等政策带动下,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保持19.1%的较快增长;消费方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4万亿元,微增0.7%。

不过,前三季度外需好转,广东外贸进出口 6.7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1.1%,是唯一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外贸大省,其规模和比重继续稳居全国第一,对全国增长的贡献率达 41.5%。

3.4%与广东提出全年5%的增长目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数据在变化,旧的东西去了,新的东西还在逐步培育、孕育当中。”广东省统计局局长杨新洪对央视新闻表示,广东前三季度9.99万亿经济总量里,构成发生了变化,新经济占到了25.5%。在经济体里面新的力量、新质生产力在累加,形成一个更重要的支撑。“速度可能要回落一点,以此换取更优的结构。”

广州市南沙港四期全自动化码头。

此前南都记者曾报道,在分析前三季度全国经济有所放缓的原因时,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这主要是受楼市持续调整影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居民消费和民间投资偏弱。当前宏观经济“供强需弱”特征依然明显。有专家指出,制造业大省广东因此承受着很大压力,生产供给能力强,然而需求不足,近两年多个行业还面临价格“内卷”,企业营收和利润降低。

对此,9月底以来,中央提出“一揽子增量政策”稳经济。杨新洪认为,第四季度,广东要把已有的存量政策进一步落实好,同时不失时机地推出加力的政策。“广东经济有韧性、有活力,广东一定会春暖花开。”

10月5日,北京南锣鼓巷内游人如织。旅游景区人潮如织、消费场景不断“上新”、文旅市场亮点纷呈。 

“3万亿城市”京沪社零消费下降,餐饮负增长

内需不足也体现在城市消费上。前三季度,上海GDP为34389.18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13.82亿元,同比下降3.4%。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同比下降3.2%;住宿和餐饮业下降5.4%。

北京的消费品市场恢复也有所放缓。前三季度GDP为33462.0亿元,增速5.1%。其中,社零总额10306.3亿元,下降1.6%。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下降1.2%,餐饮收入下降5.1%。在天津,其社零总额同比下降3.2%,不过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好,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客房收入和餐费收入分别增长13.1%和2.0倍。

上海、北京也是前三季度中唯二GDP超3万亿的城市。从区域来看,长三角(江苏5.7%、浙江和安徽5.3%、上海4.7%)、京津冀(北京5.1%、河北5%、天津4.7%)也保持着较快增长。

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

百亿央企总部落户天津,撬动5万亿循环经济

值得注意的是,天津逐渐走出疫情影响,尽管其增速与全国4.8%相比略低,但近两年在不断靠近全国平均水平。

近年来有关“北方第二城”是否会变化的讨论颇多。实际上,天津在经历了“环保风暴”、出清落后产能破解钢铁围城等之后,工业体量下滑,经济位次也发生了下降。2021年天津被新疆超越,在省份间排名第24;2020年被江苏南京超越,挤出了城市前十强。今年上半年,浙江宁波也以微弱优势领先天津,山东青岛与天津的差距也在缩小。

不过前三季度天津实现对宁波反超,守住了城市第11名;在一些细分数据上天津也呈现出亮点。例如,民间投资增势良好,8.6%的增速远高于全国的-0.2%;房地产开发投资也实现正增长,全国为-10.1%。

目前天津正迎来政策利好,尤其是10月18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正式落户天津,注册资本100亿,由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这是全国首家以循环经济为主营业务的一级央企总部,也是天津首家一级央企总部。南都记者注意到,至此,国务院国资委监管下的实业类央企达到98家,74家央企总部设在京津冀(北京69家,河北雄安新区4家,天津1家)。

“筑巢引凤,巢已建好几年,终于来了大凤凰。”天津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李伟教授对南都记者表示,它不仅是一家龙头企业,更重要的是发挥“乘数效应”,带动大量上下游产业布局。据业内人士,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推动下,今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有望突破4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5万亿元。

“央企落户天津是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具体实践。”据津云报道,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投资促进局局长杨柳表示,该战略赋予天津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等功能定位,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天津的重要使命之一。她指出,作为传统工业城市,天津一直缺煤少矿贫油,原材料依赖外省市调运。新央企致力于挖掘“城市矿山”,可就近提供铜、铁、有色金属、聚乙烯等资源,为天津有色金属、塑料化工、电池制造等产业发展开拓广阔前景。

在位于山西省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运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智能焊接机器人在作业。 

山西经济增速垫底,黑龙江借力冰雪旅游冲经济

在增速上,山西以1.8%垫底,延续了近一两年的低迷,GDP为17532.53亿元,被内蒙古(17875.5亿元,增速5.8%)超越,不过与上半年相比两者差距在缩小。

作为煤炭大省,前三季度山西工业生产小幅下降,增速-0.9%。其中,采矿业下降0.7%,制造业下降2.4%。这背后,是工业品价格大降,企业盈利能力和经济活力下降。数据显示,山西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7.2%。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13.2%,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13.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4.8%。与此同时,山西统计局分析认为,工业新动能在发展壮大,例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0.7%,其中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增长12.9%。

受此影响,山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13.5亿元,下降5.7%。其中,税收收入下降14.0%,不过,非税收入增长18.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29.4亿元,下降4.0%。

不过山西经济发展也有一些亮点,例如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前三季度山西重点监测景区的接待人数809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8%;门票收入25.6亿元,增长14.6%;经营收入43.4亿元,增长12.2%。尤其是在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带动下,山西多地旅游热度大涨,成为中秋、国庆假期的热门目的地和“黑马”,让更多人认识到不一样的山西。

增速倒数第二的黑龙江也有类似发展境况。前三季度黑龙江GDP为10777.8亿元,同比增长2.3%,不过这一数据比上半年提高0.8个百分点,“三大产业均呈现积极变化,回升向好态势明显。”黑龙江统计局指出,工业经济承压前行,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7%,其中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0.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0%。与此同时,石化和装备产业引领明显。

服务业发展方面,突出表现是旅游经济拉动有力。数据显示,1-8月,黑龙江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1%。前三季度,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18584.8万人次,同比增长37.2%;游客旅游花费2317.7亿元,增长1.1倍。

进入四季度,也是冰雪季,黑龙江也期待再现盛况。“第九届哈尔滨亚冬会将于2025年2月7日-14日举办。亚冬会溢出效应逐步显现,今冬有意愿来旅游的游客激增。”在10月国新办发布会上,黑龙江省副省长韩圣健举例说,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等国数万名游客计划乘坐百架专机到哈尔滨旅游。他透露,黑龙江省将启动新一轮冰雪旅游“百日行动”,将在“吃、住、行、游、购、娱”以及“宠客”服务等方面实施提升行动,将统筹亚冬会筹办和冰雪旅游服务,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胜地和冰雪经济高地。

值得注意的是,10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有关举措。“这必将进一步释放冰雪消费潜力,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亚冬会组委会副主席、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周进强认为,随着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持续推进,冰雪文化、装备、旅游产业将蓬勃发展,为体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