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生命健康产业加速迈向万亿级

发布时间:2024-09-24阅读:237

2023年,湖北生命健康产业规模达8810亿元,今年有望突破万亿元。9月23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介绍我省生命健康产业情况。

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宏介绍,我省聚焦高端医疗装备、原研原创药、特色中药三大主攻方向,瞄准产业链重点环节、关键技术、核心产品,建机制、出政策、强调度,以实质性举措助推产业突破性发展,产业突破性态势不断显现。

全球领先的创新成果突破上市,填补空白的关键技术加速攻克,原研原创的新药产品获批上市。2020年以来,人福医药等龙头企业9个国家一类新药获批上市,近400个新药在研。

截至6月底,我省生命健康规上企业数量达4976家,同比增长16.7%。生命健康领域境内外上市企业累计达38家,占全省上市企业数量20%以上。省级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达134家、“银种子”企业165家。

与此同时,支撑平台提能增效,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医药供应链服务平台实质化运行,以用为导向的研发服务体系加快构建。

据介绍,我省将对标世界一流新标杆,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医疗装备研发智造高地、原研原创药特色产业高地和智慧医疗健康服务高地,到2025年,力争新上市10项创新医疗器械、10个国家一类新药,让技术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推动产业突破性发展的“最大增量”。(吴文娟)

相关报道:

湖北连年有创新产品获批国家一类新药

9月21日,鸟瞰武汉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近日,2024年(第41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暨2023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发布,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获评“中国特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优秀案例”,此项案例全国仅评选出10个园区,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为湖北省唯一入选园区。(朱熙勇 摄)

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同类产品人体肺部多核磁共振成像装备,点亮肺部“黑洞”;全球首创消化内镜实时诊断系统“内镜精灵”、全球首创大脑电信号“双向读写”、全球首创导航定位一体化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全球首个攻克“心肌旋切”技术……

全球领先的创新成果突破上市,填补空白的关键技术加速攻克,湖北生命健康产业不断突破,加速迈向“万亿级”。

一类新药获批数量居全国前列

在生命健康产业的版图上,生物医药是重要组成部分。

“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化学药特色引领、楚药品牌价值跃升、生物药聚集成势、医疗装备高端发展的产业格局,我省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综合实力及竞争力位列中西部前列、全国第一方阵。”省经信厅二级巡视员艾金群介绍。

一批以基地、园区、省级医药MAH(上市许可持有人)平台为依托的医药研发、临床研究、安全性评价、新药申报等创新孵化服务平台加快建设。

大平台引领大发展。2023年,健民集团小儿紫贝宣肺糖浆,武汉海特生物注射用埃普奈明获批国家一类新药;2024年上半年,湖北齐进药业儿茶上清丸又获批国家一类新药;近年来,我省年年有创新产品获批国家一类新药,获批数量居全国前列。

东湖高新区光谷生物城是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也是国家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核心承载区。

“东湖高新区以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即光谷生物城)为核心,打造集研发、孵化、生产、物流、生活为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化生命健康产业新城,综合竞争力持续保持中部第一、全国前五。”武汉东湖高新区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喻艳飞介绍。

光谷生物城搭建了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在研发服务上,建成华中首个第三方人类遗传资源库、中西部最大的小分子化合物合成服务平台等;在中试转化上,建成全球首个符合国际标准的生物大分子药物CDMO平台、创新药和高端制剂中试平台、医疗器械CDMO平台等;在仓储物流方面,建有国药控股湖北物流中心、国药器械区域物流中心、松冷冷链物流等,网络站点遍布全国;检验监管方面,省药监局武汉分局、省疾控安评中心、省药检院、省器检院、省食检院、市药检所等6个官方机构先后落户,构建就地办理检验检测和产品注册申报的服务体系。

建设全国首个以数智病理为特色的产业集群

作为生命健康产业特别是生物医药产业最大的终端用户,卫生健康系统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全力打造全国首个以数智病理为特色的产业集群,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示范样板。”省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柳东如介绍,抢抓湖北省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机遇,围绕数智病理“小切口”,做好数智病理产业“大文章”,在建设数智病理产业园、引进数智病理产业、成立病理工程研究院、设立10亿元产业专项基金、成立数智病理供应链平台等方面全面发力,形成了数智病理产业“政产研学金服用”协同发展机制。

产业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

“我省健全财政政策保障体系,率先在省级层面出台了首台(套)高端医疗装备示范应用政策,完善生命健康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助力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经锋说。

他介绍,在国家一类新药基础上,将第三类医疗器械、特色中药产业化项目等纳入了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对高端医疗装备研制和使用单位双边给予前五套1000万元以内的补助;将国家一类新药奖补纳入“免申即享”范围,支持“多报合一”,增强企业的获得感。

在积极财政政策引导支持下,我省一类新药研发已进入国家第一方阵,去年新增国家药品新药文号达到6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