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谷”知识产权论坛举行,重量级专家会聚
“知识产权制度要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近日,2024年“中国光谷”知识产权论坛举行,来自中国知识产权理论和实务界的重量级专家会聚光谷,为湖北武汉及中国光谷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聚智赋能。
图为论坛现场。
据悉,“中国光谷”知识产权论坛从2001年起已成功举办20届,发展成为国内外知识产权领域资深学者、权威专家、知名企业等研讨知识产权热点问题,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本次论坛以“聚智赋能,知创未来”为主题。
北京大学教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主任易继明介绍了我国知识产权治理现状,他表示,当前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仍面临“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尚需加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水平有待提高”、国际竞争形势严峻等挑战。
易继明教授曾于2020年受邀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上就“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行讲解,在当天论坛现场,对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他提出六点建议,包括“制度建设是根本、高质量发展是导向、保护体系是关键,转化运用是目标”等。
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马一德教授说,知识产权制度要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协同,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他提出,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协同,知识产权制度从供给、需求、环境三个维度发力:供给方面,加强产权保障与创新激励;需求方面,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环境方面,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中国制造走向哪里,知识产权布局就应该跟向哪里。从长远来看,对中国企业来说,留得下、靠得住、用得上、打得赢的依然是专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文澜资深教授吴汉东表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要让知识产权助力“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吴汉东介绍,国际企业的生命周期并不高,通常为6—8年。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百年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这些企业总是拥有某个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的专利,拥有享誉国际市场的知名品牌,说到底这些还是知识产权。
据悉,近年来,光谷出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十条”,支持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2022年至今,光谷先后获批首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2023年,光谷知识产权拥有量稳步增长,发明专利授权量突破1.5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