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出家门口的“汉派”美好生活
3月16日,刘琴从青山八大家花园社区踱步出来,三分钟走到马路对面的汉蔬惠生鲜店,看中了新鲜上市的西瓜和做活动的鸡蛋;中午,三分钟步行到和平大道与工业路交会处的八大家红坊里,红房子保留了原有的工业风情,融合了现代感。盒马鲜生、汉堡王、巴厘龙虾等特色美食人气火爆,到湖北菜馆“桃花醉”点个荆沙铁锅财鱼、酸菜粉条炖黄骨鱼,好不惬意。下午,走路十分钟,来到武商城市奥莱,一楼女鞋正在打折,300多元穿走一双低跟小羊皮单鞋,蛮闪。
2023年底,武汉市作为国家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共30个),以优异成绩通过商务部考核验收。37个试点便民生活圈全部通过验收,品质型、提升型便民生活圈占比90%。
不久前,武汉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典型做法入选了商务部《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典型做法汇编》,通过五个关键词——“保障”“提升”“智慧”“创业”“合力”彰显出“汉派”美好生活的独特性。
用武汉居民的话来说,家门口的日子越来越“虚浮”(舒服)了。
■ 保障
问需于民“缺什么、补什么”
嗦牛肉粉吃法餐开启幸福食堂
2015年第一批入住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华侨城社区的胡从军记得,当时楼下只有一个过早门店、一个中百超市、一家咖啡店。“逛菜场要走半个小时到东湖景园,或者骑车到杨春湖,拎一桶食用油,中途要歇两趟。”他说,“这两年,社区配套变化太大了,下雨下雪,直接从负一楼到了商业街,几分钟时间,吃喝玩乐全补齐了!”
一个成功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需要优先配齐基本保障类业态,因地制宜发展品质提升类业态,重点发展“一店一早”,补齐“一菜一修”,服务“一老一小”,并且“问需于民”,“缺什么、补什么”。
华侨城社区商业街上,市集摆开,小吃大餐一应俱全人气旺
沿华侨城社区商业街上,既有牛肉粉早点店、综合超市、24小时便利店、生鲜超市、药店等基本保障类网点,又有康斐斯健身武汉旗舰店、漫咖啡华中旗舰店、海鲜料理专门店、法餐酒馆餐厅等品牌连锁店。“我们社区采取居民议事会、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广大群众日常生活服务需求。”华侨城社区工作人员崔春燕告诉笔者,去年底,商业街上还引进了流行的比萨店棒·约翰和网红奶茶霸王茶姬,大受居民欢迎。
青山八大家花园社区把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网点商户纳入社区微信群,合理优化便民生活圈商业业态,促进社区商业可持续发展。“每个月,社区定期召集周边商户举行座谈联席会议,共同交流探讨商业建设情况,及时收集周边商户、居民建议,促进生活圈不断优化。”该社区书记李艳朵说。小区对面的汉蔬惠生鲜店店长杨帆就跟社区干事特别熟,他介绍,应居民需求,店面刚完成升级,更敞亮,陈列更清晰,增加了不少蔬果品类。“比如山竹、蓝莓、椰子、进口红提等等,每天进货两三趟,保证蔬菜水果的新鲜度,开业第一天,光鸡蛋就卖了2万元。这家店是个老店,但也要翻新,确保性价比,才能长久开下去。”他说。
为了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物资必需品得到充分保障,青山区红卫路街道翠园社区党委班子召开党委联席会议,推进社区与保供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积极动员大家参与到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中,已确定武商城市奥莱、超马鲜生、本来鲜、武汉朴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为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企业。目前这些应急保供企业可保障“一刻钟”范围内居民粮油30天、肉蛋奶25天、耐储蔬菜12天的市场供应量。
聚焦“一老一小”,通过建设完善相关服务设施,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一到中午,武汉经开区沌口街道宁康园社区的幸福食堂热闹极了。开业一年多,该食堂每天有70余位老人来就餐。糍粑鱼、洋葱炒蛋、蒸南瓜……在菜品设置上,幸福食堂针对老年人少油少盐的口味偏好进行烹饪,结合时令变化,精心制作适合老年人的配餐。65岁及以上老人3菜8元,四菜10元。排队取餐后,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其乐融融,亲如一家。意见墙上,老人直接提意见:鱼香肉丝有点辣,热干面有点干……宁康园社区居民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20%,很多老年人不方便做饭,子女又忙于工作,吃饭成了大问题。为切实解决老年人的吃饭难题,经多方协调,将一号门宁康园社区中心辐射式养老服务中心三楼建设为幸福食堂。
宁康园社区多数家庭为双职工家庭,孩子周五放学后面临无人看管难题。为解决问题,社区立足实际,依托现有资源,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楼空间进行提档升级,打造“四点半课堂”,并将图书室、科普园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等多功能室“一体化”组建青少年活动空间,开展多样化课外服务活动。
■ 提升
汉剧达人上场 留学生吹糖人
激活休闲文娱消费场景
一个个“小而全”的社区生活圈,不仅要有较为完善的教育、交通、文体等基本公共设施及服务配套,还要根据社区发展基础和居民消费需求,增加品质提升类业态、创新消费体验场景,满足社区居民休闲、社交、娱乐、购物等高层次需求。
新天地社区,留学生来到社区体验中国非遗文化,充满欢声笑语
走进江岸区新天地社区,架空层不时传出叫好声,一群居民围着乒乓球桌观战。新天地社区范围内有4栋5A级写字楼和武汉天地商业街区,是武汉总部经济最密集、最有活力的区域之一。“常阳永清城的公共设施不足,居民想把架空层改造成文体活动空间。”该社区书记王锐端说,在社区、企业、居民志愿者的多方努力下,常阳永清城3栋楼的架空层焕然一新,每到闲暇时,乒乓球桌和图书角都人气高涨。每逢传统佳节,“国际范儿”十足的新天地社区还邀来外国留学生参与非遗体验,他们最爱围在吹糖人摊位前。
步入北湖正街,仿佛进入一幅古典画卷。街道旁的墙面也都被戏曲彩绘所点缀,或华丽装束、婉约舞姿,或红纱飘飘、金粉飞扬。江汉区北湖街道环保社区里,新建了一座中式凉亭,名为“曲澜亭”,连小区电线杆、智能感应垃圾分类箱上都绘制了京剧脸谱。据环保社区书记尹艳介绍,整个街区设立了多处街头微型博物馆,展示传统戏曲、曲艺文化,并且巧妙融入居民日常生活。几天前,“风雅西北湖· 醒春集”第二季艺术节活动开启,细腻婉转的唱腔充盈着整个街区。居民刘女士是位资深戏迷,她感慨道,台上台下皆有“戏”,生活真有味儿。
在华侨城社区商业街上,还开了一家“奢品空间”,名品包袋、鞋服摆放在模特周身。店主介绍,街坊邻居将二手的奢侈品拿来售卖、置换,建立起信任的同时,还结识了不少热爱生活的朋友。
在青山八大家红坊里,沉浸式撸猫馆正在装修,全屋定制的木作家居也引了进来,满足人们丰富的、多层次的需求。
■ 智慧
小程序交物业费 视频直播爱心义卖
搭建智慧平台畅通社区内循环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更是一个智慧互联的地方。笔者采访了解到,众多“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实现更智慧和便捷的服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便利性的体验。
在环保社区,二手货品可以有偿回收,聚废为宝。不少居民拎着纸箱、空塑料瓶来到一台“爱分类·爱回收”智能回收机前,熟练地扫码、投放,屏幕显示重量和金额,随后居民手机提示音响起,积分到账,整个过程不到半分钟。在零碳循环超市里,居民利用塑料瓶盖子、废旧毛线等制作的手工艺品,可以通过视频直播爱心义卖,将收益用于公益事业。
打开华侨城的“侨城汇”小程序,居民可以交停车费、物业费,还能打开生活圈导视图,24小时的智能快递、智能取水、智能银行、智能打印都一一实现了。
依托“武汉微邻里”社区治理平台等,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逐步实现圈内商业网点信息线上搜索、信息查询、地图导航等功能。在武昌南湖中央花园小区,58岁的吴怀珠打开手机微信小程序“微邻里”,马上查到了步行5分钟、10分钟、15分钟内的社区特色美食、便利超市等,有些店的促销活动十分给力。
智慧生活也在贴近老年人。北湖街道老年学校颐伦学堂专门组建了电商团队,打造“老年网红”,为老年人的生活增添乐趣。“一群00后、95后的伢们为小区里爱演会说的老年网红写台本,搞策划。”电商团队成员宁鑫说,接触这些老年人后才晓得,他们很愿意学习新东西,表现欲也很强,愿意跟年轻人一起玩。“那我们就一起玩起来!”打开环保社区创建的抖音号——“香奶儿”,视频三天一更新,几个60多岁的阿姨组成搭档,你一言我一语,地道的武汉话妙语连珠,讲的全是时下流行话题和热点。武汉话版的《谁来救救恋爱脑》《过年该怎么回怼你的‘事精’亲戚》,笑得人前俯后仰。有趣的是,这抖音号的粉丝群体多是00后,短短一年,就积累了3766个粉丝。
各类优质资源要素在政府部门统筹引导下,快速下沉社区。这两年,好社区(武汉)科技公司作为武汉首家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运营服务商,走进了青年社区、青松社区、星芯社区、花城社区、东亭社区等二十多个社区,开展便民公益市集、惠民消费节,搭建起“益邻邻”社区生活服务平台,通过发放社区消费券、开展邻里团购、志愿者积分兑换等,激活了社区消费潜力,形成社区消费内循环模式。
■ 创业
保障民生就业开辟新路径
“家门口”诞生一批创业达人
居民需求被满足的过程,也是推进城市运营、社会治理、带动消费、促进就业的过程。武汉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向品质提升方向拓展的同时,还激发了新的创业模式,为保障民生就业辟出了一条新路径。
江汉区环保社区51栋3单元开了家“心动商店”。店主雅馨是90后,学设计专业,经营两年多来,小店汇集了全国各地新锐插画师的作品,品类包括手工包包、明信片、冰箱贴、发饰、手工器皿等,创新满满,价格亲民,赢得了居民、附近写字楼职员和网友的好口碑。雅馨坦言,相比于传统购物中心、商业街区,小店开在居民区及周边,成本更低,商品价格也更实惠,更贴近居民,让人们花更少的钱就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和美好。
汉阳区建桥街道归元社区的“观心咖啡”,今年1月刚开业。主理人李雅杰把国潮传统文化融入到咖啡中,打出社区咖啡店的差异化特色。有趣的是,他还研发了不少武汉口味的咖啡——豆腐脑美式、炒米拿铁等,每一份饮品都对应一张感悟小卡片,比如,原味拿铁对应的字卡是:青春、无畏、有为,给来打卡的年轻人注入满满能量。
一大早,汉阳区四新街道方岛金茂小区的郑亚玲走出家门,几分钟就到了湖北青创园(汉阳)的湖北快点喝商贸有限公司。一年多前,她成立了公司,从代理咖啡起步,4月就要开出自创的品牌“云墨咖啡”首店。郑亚玲介绍,这家店开在招商公园1872,受众以附近社区居民为主。“现在,商圈去中心化,消费下沉到居民居住地500米是个趋势,我们顺应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创建,把人们提升生活品质的需求搬到家门口。”她说。
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暖心服务,社区在行动。东西湖区将军路街道奥园社区每天都有数百位快递员、外卖员穿梭于街头巷尾。社区和共建单位建设了一批“热可纳凉,渴能喝水,累能歇脚,乏能充电”的快递驿站,还鼓励新业态从业人员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共建美好家园。
■ 合力
共同缔造因地制宜促“圈圈融合”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2021年10月,武汉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市成立了领导小组,凝聚多部门合力,以党建为引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将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优质社区商圈、党建同心圈、品质生活圈、便民服务圈、社交朋友圈,真正实现便民服务“零距离”。
在武汉市商务局的统筹下,建立市、区、街道、社区沟通协调机制和协同实施机制,我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正在步入科学、集约、高效发展的“圈圈融合”新阶段。
武汉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两年,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各区将充分借鉴试点经验,发挥优秀便民生活圈示范带动作用,建设改造7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推动基础型便民生活圈不断提升,提升型便民生活圈不断完善,品质型便民生活圈不断创新。下一步,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工作领导小组将引入竞争机制,对全市便民生活圈开展评星挂牌管理;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定期评估,查找便民生活圈在商业业态、设施改造、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短板和不足,并及时反馈给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实现“一稿通报”。各区、各部门将持续引导各类优质便民服务资源下沉社区,发展“一店一早”、补齐“一菜一修”、服务“一老一小”,创新消费场景、加强数字赋能,打造一批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优质,智慧高效、快捷便利,规范有序、商居和谐的便民生活圈。
一刻钟,“圈”出家门口的幸福。这幸福,简简单单,实实在在,是那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