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队”到“前队”,武汉抢抓系统性、重塑性机遇

发布时间:2024-03-03阅读:406

从“后队”到“前队”

——武汉抢抓系统性、重塑性机遇(中)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

变革意味着机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必须实现内部可循环,长期以内向型经济结构为主、扎根广阔腹地的武汉,迎来了特殊机遇。

变革更意味着挑战。在这场“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大比拼中,机遇大于挑战。谁能抢先找准在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提高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找到科学、管用的具体路径,就能让城市获得发展先机,使新发展格局变为现实、落到实处。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率先探索有利于促进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城市资源禀赋深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等多重国家战略任务加身,武汉有基础、有条件在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当先锋、打头阵,担当主力军。

武汉素有“敢为天下先”的传统,敢于破冰,抢抓机遇,闯关转型,提升枢纽功能,做强枢纽经济,推动科技创新在畅通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武汉正扛起新的重大使命。

从全国到全球

木兰不夜城热闹非凡。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循环”是核心。

循环畅通,意味着通达开放。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堵点,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

“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处于“天元之位”的武汉,天生具备开放基因,城市各阶段的发展无不是在开放的大环境中实现。

2月20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办“奋战开门红 市长话经济”系列新闻发布会,武汉的一组数据亮眼。

今年春节期间,武汉共接待游客1206.72万人次,同比增长19.8%;实现旅游总收入85.6亿元,同比增长48.8%。春节假期,武汉市8家重点商贸企业总销售额12.37亿元,同比增长10.2%;汽车消费延续火爆,投放新一轮“惠购湖北”汽车消费券1.08亿元,拉动销售54.6亿元。

超大市场规模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有优势,市场辐射力强,是武汉传统特点。2023年,武汉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31.9亿元,比上年增长8.6%。

武汉历来是国家工业和商业重镇,流通优势一直在内地,外贸依存度低,产业链、供应链和产品销售市场主要在国内,形成了较强的内循环经济。

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加入国际大循环,形成了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形成“世界工厂”的发展模式。经济外向度低的武汉,枢纽功能、城市地位一度相对下降。国家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武汉的系统性、重塑性机遇浮现。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新发展格局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但“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也至关重要,要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发展关口在前,不“闯”则无以过。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由沿海开放的“后队”转变为新时代内陆发展的“前队”,武汉必须闯关。

1月23日,《武汉市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新时代内陆开放新高地实施方案》发布,明确到2025年,武汉开放型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新时代内陆开放新高地建设基础进一步夯实,进出口总额达到5400亿元,国际及地区货运航线达到80条,中欧班列开行超过2000列。到2035年,基本建成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战略枢纽,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美誉度的国际化大都市,进出口总额达到7700亿元,国际及地区货运航线达到120条。

拆藩篱、疏堵点、接断点,新业态、新模式正在武汉次第诞生。

武汉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深入推进“市场采购+跨境电商+外综服+海外仓”等新业态融合发展,开通大宗出口国际物流线路11条、小包出口物流线路140多条,建成覆盖美国、日本、印度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仓106个,实现“买全国、卖全球”。

武汉(汉口北)商品交易会(简称“汉交会”)、2023全球数字贸易大会、中国服装大会开幕,进行纺织服装企业投资签约。

湖北自贸试验区武汉片区自2017年建设以来,至今已聚集超过1200家进出口实绩企业,与其他187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企业通关效率较2020年整体提升约80%。

2023年12月27日,武汉市会展业高质量发展推介会透露,武汉市2023年举办展会节事活动超千场,量质齐升,为近十年之最。第14届武汉(汉口北)商品交易会、2023全球数字贸易大会、2023中国服装大会、2023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中国纺织大会等多个联通全国、连接世界的盛会接踵而至,武汉斩获“2023年度中国会展之星·最具创新活力会展城市”“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等多项殊荣。

投资武汉,加仓武汉,众多中外投资者用真金白银为武汉投下信心票。今年一开年,多家外资企业的在汉项目实现“开门红”:增资项目无缝衔接、开足马力投运;新签约项目加快落地,全力开拓市场。武汉市投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一年,全市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78家,同比增长32.63%。欧洲多家老牌龙头企业在汉投资布局,武汉新设立欧资企业同比增长近九成。

位于蔡甸经济开发区的武汉中德国际产业园博格华纳武汉公司。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我们主动作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略举措,要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聚焦投资、贸易、金融、创新等对外交流合作的重点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积极主动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

登高涉远,至广至大。武汉,正在一步步地对内对外开放中主动抉择、快速成长。

从区位到枢纽

武汉通过现代物流,“链”全国、“链”全球。图为航拍船舶在武汉阳逻港区水域行驶。 

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维系四方。从“楚中第一繁盛处”到“驾乎津门、直逼沪上”,从“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到“两通起飞”,武汉历来有着国之中枢的区位优势。

时移势易。新发展格局下,经济循环的要素丕变,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空前急速涌动,高效联通、运转成为要件。

下一轮的城市竞争将是枢纽功能的竞争,将是通过枢纽功能聚集未来发展要素、未来发展机会的竞争。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直言,谁能有效聚集要素资源,谁就能成为新的枢纽城市。

武汉区位优势与生俱来。建有华中地区最大的航空港,处于“米字型”高铁网中心,京广、京九、汉丹、沪汉蓉、京港5条铁路干线,京珠、沪蓉等6条国道在此交会,处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六轴七廊八通道”主骨架十字主轴交汇点上。

与沿海地区相比,由武汉分拨至南、北、西、东的货物运输距离可平均节省20%左右,平均物流费用降低4%,是保证商品和要素循环流通的“大通道”。

武汉主动承担起国际国内市场链接“双节点”和“双枢纽”的战略功能,将使这座城市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大跃升。

然而,自然区位优势不等于天然发展胜势,枢纽设施不会自发生成链接功能,更不会自动蝶变枢纽经济。放眼全国,武汉客货运关键指标亟待提升。

加快将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高标准建设“五型”国家物流枢纽。武汉通过现代物流,“链”全国、“链”全球。

1月3日早上6时22分,伴随X8015次列车的汽笛声,中欧班列(武汉)2024年首趟班列从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站始发,一路向西由汉丹、焦柳等线运行,奔向目的地俄罗斯。自2014年开启发运以来,这条从武汉出发的“钢铁驼队”已拥有52条稳定的跨境运输线路,辐射欧亚大陆40个国家、115个城市,逐步形成“通道并行、多点直达”的国际物流网络体系。

满载显示器、无纺布、服装等货物的75090 次中欧班列(武汉)缓缓驶出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经焦柳等线路运行,由满洲里出境,驶往俄罗斯。

1月31日,装载有无纺布、纯碱、防护用品等共258标箱货物的华航汉亚6号抵达日本横滨。2023年,阳逻港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0万标箱。其中汉亚直航4.5万标箱,同比增长30%。丰田汽车、日产汽车座椅、LG电子产品成为汉亚直航的“常客”。

2月6日,花湖机场繁忙的跑道上飞机起降不息,巨大的轰鸣声此起彼伏,两架分别前往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和印度第三大城市加尔各答的国际全货运航线首次开通。2023年,花湖机场开通国内外货运航线55条,2024年至今,花湖机场已开通4条国际货运航线,加快融入“全球123快货物流圈”的愿景照进现实。

据2024年武汉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武汉社会物流总额达到4.75万亿元,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增速超过20%,中欧班列(武汉)开行突破1000列,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达279万标箱,稳居长江中上游港口首位。

奔“流”不息的不只物流。

同济大学中国交通研究院交通产业与物流中心主任林坦认为,枢纽城市发展的关键在于枢纽经济。发展枢纽经济,就要把枢纽链接资源转变为枢纽经济优势,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一步向武汉集聚,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2月13日,正月初四,武汉天河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0.1万人次,创单日客流量新高,迈入10万+时代。2023年,武汉天河机场实现起降航班架次、国际旅客吞吐量、中转旅客吞吐量“三个中部第一”。

2023年,武汉接待游客3.33亿人次,同比增长62.4%,持续位列全国十大热门旅游城市。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武汉文旅产业正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

从交通区位优势到枢纽链接优势,最终实现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武汉的发展路径异常清晰——

加快建设沿江高铁合武段、汉宜段,积极推进武汉枢纽直通线、武汉新城站建设,基本建成天河机场第三跑道。建设天河机场航空物流园区、B型保税物流中心,完善阳逻港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争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规划建设5个枢纽经济示范区,培育10个进口商品集散中心,谋划建设一批物流分拨中心,争创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优枢纽功能,强枢纽经济,武汉正书写新时代“货到汉口活”。

从传统到绿色

国电投旗下氢能汽车。

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时强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要坚持全面转型、协同转型、创新转型、安全转型,以“双碳”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

这是绿色发展的最新路线图,既是要求,也是机遇。对武汉而言,抢占绿色发展新赛道,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传统产业积极转型,绿色低碳产业迎来新风口,奔向更值得期许的绿色未来。

《“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绿色环保产业产值达到11万亿元。有专家初步测算,到2030年,低碳产业平均每年增长8.6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0.96个百分点。

武汉,正奋力推进绿色转型与经济增长协同发展。

2月20日,记者来到阳逻国际港水铁联运二期项目,颠覆人们对传统码头的固有记忆,在无人集装箱卡车、铁路和堆场轨道吊自动化远程操控、火车车皮和集装箱自动识别等众多绿色技术的应用下,现场作业更加有序且安静。走进武汉钢铁有限公司厂区,印象中一辆辆大型货车带着轰鸣噪声穿行的场景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电动牵引车,运载力与传统油车完全一样,但无尾气、零排放。

从港区到厂区,都留下武汉大力推进绿色低碳产业、优化产业布局的印记。

传统产业积极求“变”,绿色产业链条也在不断拉长。

绿色能源在发力。1月9日上午,武汉经开区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新建成的氢燃料电池电堆万台套产线上,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绿动)的工程师们正在将氢燃料电池子部件进行全自动叠片组装。经过3年多建设,武汉绿动已建成7条核心部件产线,率先实现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具备满足每年5000套氢燃料电池生产能力,成为全国目前最大氢能研发和生产基地。

能源储备技术市场前景可期。全市首个大规模液冷型储能电站位于黄陂区临空产业园,现场一排排白色锂电池储能舱鳞次栉比。参与建设该项目的武汉武新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杜小刚打了个比方,这就像是一个巨型“充电宝”,可以在用电低谷时段从电网充电,在高峰时段将电能回补电网。据测算,该项目年消耗电量约5000万千瓦时,能压减煤炭消费约1.5万吨/年。

循环经济异军突起。在武汉格林美城市矿山低碳产业园电子废弃物绿色处理车间,一台台废旧家电被回收拆解,自动分拣成铜、铁、铝、塑料等原材料。一条“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原料再制造—材料再制造—电池组再制造—再使用—梯级利用”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使格林美的循环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加快布局绿色低碳产业,武汉出台了《武汉市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和2035年的发展目标,包括绿色环保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5A级物流企业增至20家、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7%以上等具体指标。

政策利好持续释放,更多企业信心更强:在武汉东风乘用车公司,光伏发电项目可满足东风乘用车一工厂白天50%至75%的满产负荷要求,每年可减少碳排放上万吨;北湖污水处理厂“头顶”上的光伏板,每年可发电2200万度,助力净水半个武昌。

百姓最可感的是交通工具的变化。在政策鼓励下,2015年起,武汉公交集团大规模引用新能源公交车,到2023年7月,新能源公交车已占其营运公交车8466辆的八成。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公交车占比将达到100%(应急车辆除外)。如今,具有科技感、时尚感的新能源公交车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

北湖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项目创下全国多项第一。

全面绿色转型带来系统性、重塑性机遇,不能错过。武汉补短板、强弱项,拿出系统性办法:提升创新力,强化要素支撑,形成产业集群。

《武汉市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提出,推进工业绿色升级。加快实施钢铁、电力、石化、建材等行业绿色化改造,到2025年,累计创建30家“绿色工厂”;提高服务业绿色发展水平。推进大中型数据中心、网络机房绿色建设和改造,推进会展业绿色发展,开展会展活动“碳中和”行动;壮大绿色环保产业。打造国内具有特色的绿色环保产业集群。到2025年,绿色环保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全球最大规模的碳市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放,该市场两大系统之一的“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设在武汉。目前,中碳科技、中国国检等38家国内外龙头企业,研究机构、组织入驻中碳登大厦,近200户涉碳产业的服务类企业和机构落户武昌区。包括碳交易、碳登记、碳结算、碳评级、碳科技、碳资产管理等碳市场服务的产业链初步形成。

“该系统不仅能推动湖北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更有望促进绿色低碳类的项目、技术、人才、资金流向湖北。”武汉大学经管学院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洲认为,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武汉应以碳市场为桥梁,打通中西部地区发展通道,实现碳市场和其他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最终建成全国最具特色的绿色资本市场,从而造就一个千亿级产业。

着力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武汉久久为功,提升经济发展的“含绿量”“含金量”,不断开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