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展”到“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3-02阅读:462

从“发展”到“高质量发展”

——武汉抢抓系统性、重塑性机遇(上)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

何为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但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

从“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从“硬道理”到“新时代的硬道理”,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经济发展的现实逻辑发生了变化,其丰富内涵随之变化。

从动力层面说,高质量发展是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的发展,只有创新驱动才能推动经济发展从外延式扩张上升为内涵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的高质量发展,实际上是创造了进一步发展的机遇。

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武汉的发展,像过去那样靠要素投入实现经济增长不可持续,延续过去传统发展方式不可持续,只有走向有内涵、有技术支撑的高质量发展,才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可以说,高质量发展是进一步创造我们自身发展机遇、实现未来更加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首要任务”下的武汉机遇

中国光谷。

2月20日上午9时,武汉市科技创新大会在武汉会议中心召开。

这是龙年武汉新春“第一会”,也是武汉连续第三年召开的科技创新大会。还是人们熟悉的氛围——校长、院长、所长落座会场主席台,院士、企业家、科学家成发言主角,科技创新的主题热气腾腾。

就在一个多月前,2024年武汉两会召开。其间,代表委员纷纷就“如何加快推进三个优势转化”议题建言献策,对三个优势转化中居首位的“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讨论尤其热烈。

推动科教人才优势的转化——这一行动的不断加速,源于武汉这座国之重镇对“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破解当前经济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抓手。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从多个方面就科技创新多次作部署、提要求,引领高质量发展,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在西安,要求“努力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在江苏,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

在成都,强调“深入推进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变革,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东湖高新区正在聚集国际国内一流人才来此创新创业。

我们更不能忘记,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五次来到湖北武汉,三赴光谷,从“一定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科技攻关要摒弃幻想,靠自己”到“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总书记强调最多的就是科技创新。

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指出了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

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回顾历史,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乃至变革的规律所在。每一次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产业革命,都是通过科学技术来推动的。而每一次掌握科学技术“创新之钥”的地区,都能站上时代的潮头。

放眼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方兴未艾,谁能牢牢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关键的“机会窗口”,就将实现经济社会运行方式提效、经济高质量发展、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中国,拥有独特优势和发展势头,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首次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中。

挑战与机遇,历来是一体两面。跟全国很多地方一样,武汉也存在普遍性问题:传统发展方式惯性大,部分领域结构性矛盾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迈向高质量发展,各种问题矛盾少不了;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更不会一帆风顺。然而,这也意味着,这样从结构、动力到方式的全方位变革与挑战,是对武汉发展系统性、重塑性的机遇。战胜了这样的挑战,武汉的经济发展未来可期。

抢抓机遇的武汉优势

武汉兰丁智能医学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人员正运用AI(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作站进行宫颈癌筛查。

在东湖之滨赵梓森院士拉出第一根光纤的武汉邮科院,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坐落于此。

该中心大厅里醒目陈列的,是全球单片速率最高的1.6Tbit/s硅光互连芯片。

2024年伊始,该中心承担的“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能力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验收,被评价为“我国光电子器件芯片自主研发的重要工艺平台,在支撑我国通信系统核心器件自主可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中心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依托科技创新,该中心发布国际最高速的硅基相干光收发芯片,实现110GHz电光强度调制器全国产化,填补国内空白,并已在国产光电测试仪表和宽带光通信系统中得到应用。

在武汉地图上,武汉邮科院所在的山水之旁,林立着数十所大学、科研院所,百万大学生和科研人员在此学习、工作、生活。

在中国经济版图中,作为中部重镇的武汉,一向是交通要塞、流通枢纽、商业盛地、工业重镇。当下,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中,武汉最大、最宝贵的优势莫过于科教人才。

2024年中小学春季开学第一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科学家们给全市中小学生开讲“勇攀高峰”的开学第一课。努力填补一个个科研空白、创下一个个不可能的奇迹……科学的力量让屏幕前的孩子们惊叹——这是武汉的骄傲:至今,1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重组和新建,8家湖北实验室建设成效显现,6个大科学装置建设有力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获批建设;全市“双一流”学科达32个,位居全国第四;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为34.56件;武汉首次进入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前十,科教人才群英荟萃。

历经30余载发展,光谷在中国乃至世界光电子信息领域“独树一帜”,这本身就是科教人才优势转化、创新驱动发展的典型范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4年九项重点任务,第一项就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武汉不只在动力层面具有创新的资源优势。作为国家长期布局的工业重镇,武汉有雄厚的工业基础,41个工业大类武汉拥有36个,为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提供了大展拳脚的空间。

在创新的支撑引领下,武汉近年来形成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北斗等五大优势产业,正在获得突破性发展——

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赛道,车规级芯片的研发、生产渐成矩阵。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武当”系列首款芯片C1200,创造性地将车内四个域(座舱、驾驶、车身、网关)集成于一颗芯片,同时提供人机交互、行泊一体、数据交换等功能,成为国际上首个智能汽车跨域计算芯片平台。截至2023年底,武汉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突破3378.73公里(单向里程),全国第一。2月27日,百度萝卜快跑全无人自动驾驶车驶过杨泗港长江大桥和白沙洲长江大桥,完成了自动驾驶汽车的“万里长江第一跨”。

在生命健康赛道,武汉正在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药产业集群。去年底,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颁《药品生产许可证》,“稻米造血”——从基因工程大米中分离纯化出人血清白蛋白——全球首创的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商业化取得关键进展。

在高端装备制造赛道,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运载火箭、卫星制造等产业集体发力,重塑武汉高端装备产业优势。普宙无人机正在攻克视觉算法相关技术,并研发无人机更高阶的城市低空智能驾驶方案,开年以来企业订单量同比增加3倍。

在北斗赛道,开普勒研发团队不断对天地一体化导航增强系统进行调试和升级。企业正力争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全球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的运营商,全力冲刺低空经济。

普宙科技有限公司测试区,一架无人机自动起飞,直达高空。 

同时,从光谷到车谷,从武汉新城到武汉全域,新质生产力项目大地潮涌。集成电路完成全产业链布局,走出历史性跨越的一步;“一栋楼就是上下游”,武汉的碳汇大厦迎来重要机构入驻,正在形成碳市场产业链……

2022年4月,经报国务院审核同意,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批复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部署,聚焦打造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全球科技创新要素“汇聚地”的战略使命,明确了武汉科技创新中心的规划布局。

武汉市由此成为继北京、上海、粤港澳国际科创中心和成渝区域科创中心之后,国家批复建设的全国第五个科技创新中心。

这是国家战略层面的重大布局,一方面要求作为科教重镇的武汉为全国贡献更多硬核科技力量,另一方面也是对武汉的期许,对这座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寄予厚望。

2023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首个2万亿城市。2万亿背后,还有这样一组数字:2023年,武汉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25万家,实现两年翻番;净增高新技术企业超2000家,总量达到1.45万家。含“新”量再度大幅提升,是武汉经济跃上新台阶的最重要支撑,也是未来发展乘势而上的最大底气。

国之重镇,机遇之城,武汉重任在肩。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当前,武汉机不可失。

弄潮儿要向潮头立

武汉长江大桥与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白沙洲长江大桥、军山长江大桥、沌口长江大桥同框。

新的大潮涌来时,只有抢抓机遇,迎潮而上,才能站上时代的潮头。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新发展格局推动内陆地区由开放“后队”变为发展“前队”,国家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加快重大生产力布局、建设国家战略腹地,这些都将使武汉的科教人才优势更加凸显,武汉发展正迎来系统性、重塑性的战略机遇。

“系统性”“重塑性”这两个形容词,可能意味着“壮士断腕、刮骨疗伤”,也意味着要更多看到不足和差距。

2023年5月、6月,武汉市党政代表团先后赴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6座城市展开学习之旅。探寻先进地区城市发展为什么好、为什么快、为什么强,向先进学习,解剖不足,力补短板。不少干部在谈到学习感受时说,考察学习中,常会感到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压力倍增。

在举全市之力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中,对标学习沿海地区创新发展经验,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向内自我思考、向外奋力图强的过程。

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历来是武汉求解的难题。

2月20日召开的武汉市科技创新大会上,正式揭牌了上海技术交易所中部服务中心。这一举措,正是为了努力解决武汉市因缺乏权威技术确权确价体系、高校院所成果转化缺乏制度性支撑、职务科技成果“不愿转”“不敢转”“不能转”的难题;同时发布了武汉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措施“二十条”,也是为系统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和科技企业培育“最后一公里”问题开药方。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理应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但在武汉,作为创新主体之一的民营企业发展不足,也是武汉坦承的问题之一。

2024年2月,武汉市印发《关于推动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行动方案》,加大力度推动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持续增强市场活力和竞争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事实上,武汉这几年一直在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添活力、增后劲。“创业创新培育一批、企业进规增长一批、专精特新做优一批、融资上市壮大一批”,沿着这个思路,武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309家,位居副省级城市第四、全国城市第七,形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梯次培育格局。

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数字经济的赛道上,武汉努力跑得更快。

武汉新的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揭榜挂帅”榜单揭榜,丰富应用场景,呼应庞大市场需求,聚焦行业痛点。新设的“元宇宙技术在商业、旅游、文创行业的综合应用场景”“人工智能大模型典型应用场景”等,让产业界耳目一新。

锐科激光智能制造产线。

武汉是一座传统工业城市,工业门类齐备,但发展方式的惯性也大,“转弯调头”不容易。

从去年到今年,“闯关”成为武汉发展的重要关键词之一。闯什么关?闯动能转换的关,从要素驱动转换为创新驱动。传统产业只有插上创新的翅膀,才能完成发展的蝶变。

新春伊始,在马应龙药业的生产园区里,10余米长的生产线上,近10款外形各异的自动化机械设备飞速运转,自动装箱码垛机器人将产品打包成箱……新一代移动5G信息技术正在重塑这家中华老字号的生产形态。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该企业核心产线实现了100%数字化管理。

“放眼全国,智能制造在整个制造业中的渗透率并不高。”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曾谈到,中国制造工业要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工业互联网为主要支撑,推进数字、网络、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型工业化,“集中优势力量打一场战略决战”。

近年来,武汉努力帮助全市3000余家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在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等方面成效明显,近期成为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在国家2023年5G工厂名录中,来自武汉的5G工厂共有9家。

机遇还要抢抓,慢不起、等不得。在武汉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后不久,武汉市科技创新局正式挂牌,将在提高科技创新资源统筹能力、强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上大力推进。

机遇要看见,需要跳出武汉看武汉,需要辩证地看待挑战机遇,需要战略眼光和谋篇布局;机遇要抢抓,需要争分夺秒的紧迫感,需要自我革命的勇气,还需要抓实抓细抓落实的作风。

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科学谋划、开拓奋进,迎向发展的潮头,武汉必能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武汉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