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内需第一展” ——“汉交会”14年进化论

发布时间:2023-10-26阅读:375

11天前,“广交会”开幕;10天后,“进博会”开展。昨天,“汉交会”举行。

这次,2023武汉(汉口北)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汉交会”)、2023全球数字贸易大会、2023中国服装大会三场盛会叠加举办,张扬湖北武汉开放发展新气场。汉交会坚持14年不间断,正在奔向中国“内需第一展”。

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广交会”已成功举办130余届,在“外需”领域被视为中国第一展。

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义乌考察调研时强调,商贸城要再创新辉煌,为拓展国内国际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更大贡献;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战略支撑。

昨日汉交会现场,仅开幕式就吸引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知名服装品牌企业、大型供应链和进出口贸易企业、知名产业互联网企业等千余客商出席。一大批展会项目几乎填满汉口北国际商贸城的每个角落,总展会面积达到消费领域内陆地区第一大。

在汉口之北,这场超级展会已办到第14届,他们是否找到了新的商业密码,重现“货到汉口活”的辉煌?

■ (一)

坚持办会:一年一个新打法

“重要交易展会凸显消费带动力,对武汉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抢抓双循环机遇发挥重要作用。”负责执行承办的卓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阎志说。

13年前的一个秋天,首届汉交会成功举办,被列为商务部内贸领域引导支持展会。

彼时,全球金融危机依然笼罩,外贸公司艰难度日,一个立足内陆的超大型交易会坚持下来并不容易。

汉口北集团总裁曹天斌感慨:“每年活动都是一次挑战,为了把更多的源头好货带到汉口北,优质厂商设点汉口北,每一个细节我们都要一一琢磨。”

时间回到一年前,第13届汉交会在年末开幕,鲜花小镇当日开业,30万枝由云南直供的鲜切花将市场打扮得花团锦簇、喜气洋洋。特殊时期,能赶在年底开幕,是因为筹备活动一直没停。从9月开始,承办方就一直在寻找汉交会的举办时机,时间一直没能定下来。

“只要有一线机会,我们就要坚持办!一件事情坚持10多年,不容易,我们决不能轻易放弃!”阎志坚定地表态。

连续14年不间断的汉交会,见证着武汉人的信心与毅力。

靠什么坚持下去?曹天斌答,一年一个新打法,紧扣“主旋律”,吸引万商聚汉。

2015年,中国云市场交易平台“卓尔购”在汉交会期间上线,成为汉口北互联网化转型的重要转折点;2016年,开幕式上,汉口北市场采购贸易试点首笔80万美元商品正式通关,标志着汉口北商品走出华中,销往全球;2022年,鲜花小镇、味道小镇等新型专业交易市场逐家开业……几乎一年一个新打法,每届都有新花样。伴随着商业模式和业态不断升级迭代,汉交会逐步成为中部乃至全国有风向标意义的重大经贸活动。

“汉交会就是我们市场展会的引领。除了汉交会外,我们每年有上百场的新品发布会、订货会、特价促销会,还有各种行业的专业展会,例如文博会、酒店用品博览会等,这些都是在行业内做出非常大影响的一些展会。”曹天斌说。

如今,汉交会早已不是线下“赶集会”,而是线上线下批发零售交易、内贸外贸全场景融合的生态圈。

65亿元、238亿元、3561亿元、4028亿元……办会十余年,交易额增长了数十倍。在汉交会的促进下,汉口北国际商贸城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其市场优势被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正向全国规模最大的现代商贸物流平台转型跨越。

■ (二)

超大市场:“格子铺”升级“生活馆”

“汉交会”“重返武汉1980”主题街区里,充满潮流、复古、欢乐元素的巨幅海报、旧物件、老建筑等将氛围感拉满,不少市民一边举着手机拍照,一边感叹:“太有感觉了,仿佛时光机带我回到儿时熟悉的场景。”

在汉口镇老汉口风情街区,五颜六色的招牌挂满街市,茶园、戏楼、电影院、照相馆、书局、老字号小吃鳞次栉比。

一步跨两街,别样天地。毗邻汉口镇,是万国小镇名品街,再迈步向前,是孩子们的户外娱乐空间。

沿樱花大道、梧桐大道等景观大道,近200家中高端餐饮店依次排开,市场集游、购、娱、吃等功能于一体。

一切都与传统批发市场大不相同。

“批发市场过去主要满足物质需求,现在要把握商机,建设新的复合型商圈,满足人们情感、审美和品质生活需求,汉口北积极推动商业与文旅融合,创新丰富的商业场景,打造湖北国际化消费新中心。”曹天斌介绍道。

服装是武汉批发市场的重要品类。正在举办的首届湖北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是今年汉交会的核心展会项目。走进湖北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品牌服装城,传统批发市场“格子铺”的旧影不复存在,洁白明亮的瓷质地砖,通透宽广的商场大厅,其布局与市中心的商场别无二致,手挽着手、拎着购物袋的顾客们正挑选着新衣服。

“今年以来,新入驻、店面装修升级商户总数近1500家,创近年新高。”服装城工作人员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不少小老板翻新门面,希望给客户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

其中一家服装店面格外亮眼,别致地取名为亿蔻和漠希摩创意生活馆。绿意盎然的枝蔓“爬”满墙,粉色的花朵点缀其间,整个店铺充满生机。

如今,无论是服装、鞋帽还是其他零售行业,各路商家均在借助淘宝、抖音等电商平台“触网”销售,然而老板付亚丽却逆潮流而行,打造线下沉浸体验式门店,她说自己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立足于实践经验的大胆探索。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很快,我希望他们走进我的门店,能够卸下压力和疲惫,静下心来逛一逛,陪小孩子玩一玩,拍拍美丽大片,在沉静和放松的状态下试穿一下店里的衣服,可能更能促进服饰销量。”付亚丽说。

鸿福万达名车汇的老板李志刚刚租下新门面,展厅扩大了足足一倍。“这些地方专门用来摆十万元以内的代步车。”他说。

从业近20年,辗转过汉西、竹叶山等多个二手车交易市场,在李志看来,粗放的二手车转卖已尽显疲态,唯有通过品牌化、展厅化的经营,才能营造消费体验、提升产品附加值,获得更大市场。“每年汉交会的配套活动和其他批发市场能为我们聚集人气。”李志说。

汉口镇正在筹划进一步提档升级体验式商业,甚至一部以商业为主题的大型实景剧也即将在这里上演。“汉交会”“引流”的背后,从前的批发市场已全然变身可逛、可玩、可品的潮流街区。

■ (三)

破局之道:线上线下“双通路”

昨日,湖北首个“辣交所”宣布正式运营,对接全球辣椒供应链,印度、越南及我国云南、贵州、山东等地主力辣椒产品基本能在这里卖到全国最低价。

把国内源头好货都集中到武汉。响应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汉交会一步步在汉口北搭建起鲜花、海鲜、粮油调味品、纺织服装、食材等五条数字化供应链,将全国各地优质农产品、工业消费品汇集到武汉,促进市场融合。

去年10月,《2021年度中国商品市场综合百强》榜单发布,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位列第三,居义乌和绍兴之后。虽然体量规模全国靠前,但交易额比起沿海知名市场仍有不小差距。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谈到,多年来,汉口北以其内陆中心区位、较低的物流成本,成为东南沿海向中西部辐射的重要商品集散中心,但在进出口、轻工业产业支撑等方面相较于沿海地区市场偏弱,一直都以内贸为主,不像浙江、广东的商品市场可以内外贸两边开花。

上世纪风云一时的武汉批发市场,如何在新经济形态中,激发出新时代的活力,闯出一条新路?

20年前,刚到武汉的江南从早到晚守在市场拐角处十几平方米的小店面里,生怕错过一单生意。为了让店里能多放点货,她总是把货垒得比人还高,自己则站到小方凳上,踮着脚向来往的客户推销。

如今,江南的店铺已经扩大了好几倍,她的“工作室”已经从店铺转移到手机。手机通讯录光业内合作伙伴就有近3000个,手机镜头,让她随时可向终端零售商户推介产品。

外企白领金莉莉对电商直播一窍不通,2年前来到汉口北开设丽公主轻奢女装直播间,半年后每天销售额即稳定在百万元以上。

这样的故事越来越普遍。

第9届汉交会上,“汉口北服饰类产业带淘宝直播基地”正式揭牌。商户间流行起“电商+直播”新模式,并引入60余家产业互联网及电商平台、多类型直播平台入驻,不少品牌都挂起“直播基地”的标识。

“庞大市场形成‘前店后厂’,电商直播带动转型升级。”曹天斌说,汉口北不仅要做好终端销售,更希望能扶持湖北特色服饰品牌的生产和销售,重塑汉派女装新时期闪亮名片。

线上资源与实体市场嫁接,数字化协同整合,正在迸发出巨大的产业能量。今年3月,湖北华纺供应链公司在汉揭牌成立,从“产地一根纱”到“手中一件衣”的整个供应链条落户汉口北。华纺链电脑、小程序、手机软件三个端口平台正在最后调试中,也将投入使用。

“它不仅展示全国和湖北省的纺织服装行业动态和品牌信息,还将实现全国设计师在线扎堆,并面向中小企业推出‘华纺贷’‘华微贷’等金融服务。”华纺链总经理夏里峰介绍。

大胆尝试得到了政府支持。数日前,湖北省提出深入实施六大行动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其中就包括以华纺供应链公司为重点的供给链体系重塑行动,而汉交会举办地黄陂区,也将打造中国服装商贸名城。

今天整栋楼都在卖皮具,明天就可以卖家具,记者发现,紧跟市场调整业态,汉口北商户们的敏锐度和行动力,令人惊叹。

在由皮具区改造而来的“梦想家定制城”,曹天斌向记者演示了可以根据指令自动调节的智能沙发。“与传统家具城相比,这里不仅聚集了国内外一线知名定制家居品牌,还会将顾客的建议与购买数据进行分析,向源头厂家反馈市场需求,让生产方和消费者都能更省钱省力。”

从“现金现场现货”到直播销售,从挣“商铺”的钱到挣服务的钱,这个汉交会背后的超大市场,对贸易、对产业链的理解一直在更新。曾经靠销量享誉的“货‘到’汉口活”,转变为商业资源重新汇聚、衍生新消费模式的“货‘经’汉口活”。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说:“努力创造新型消费场景,提高消费服务的品质和水平,提供绿色化、智能化、个性化、差异化的有效供给,是汉交会最有力的回应。”

武汉人,商贸血脉代代传承,历来善抓商机。当不再依赖河流时,他们在互联网奔涌、资本夹击的洪流中,实现了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