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发出最强音 武汉高新企业数量位列副省级城市第三

发布时间:2023-08-29阅读:477

创新!创新!创新!

8月28日,武汉市工商联举行第十五届三次常委(扩大)会议上,创新成为最强音。

两个“首次”剑指科技创新

当天,武汉市工商联首次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充分发挥工商联桥梁纽带作用,整合资源、汇聚力量、高效服务,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首届科创委有28名成员,平均年龄48岁,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达89%,中共党员占比达39%;9人为各级人大代表、17人为各级政协委员;所经营产业主要分布在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环保、电气、电子、科技人才及知识产权服务等领域。

会上,武汉市工商联首次组建武汉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导师团,首批聘用16人,对成长性较好的科技型民营中小微企业负责人提供经营管理指导、企业风险自查、产品及市场分析等服务,帮助企业负责人提升现代企业治理能力,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武汉攀升鼎承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孝军担任首届科创委员会主任,也被聘任为科创导师。“在挑战面前,企业突破卡脖子技术,冲破前行阻力,也是为下一次成长壮大做准备。”他表示,委员会将积极组织学习研讨、参观考察、调查研究等活动,对武汉市科技创新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搭建各类桥梁、平台、中心、库,推进科技型中小微民营企业合作。

研发先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2022年,武汉市头部民营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增长率高于“十四五”规划提出的“不低于7%”工作目标,为企业科技研发注入源泉活水,不断激发民营经济创新活力。

“民企100强”中,67家企业上报了研发经费数据,研发经费总额同比增长14.89%。制造业50强中,46家上报了研发经费数据,同比增长18.24%。“科技创新50强”研发经费同比增长9.47%,49家企业投入超过3%,18家企业超过10%。

科技人员量质齐升,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民企100强”研发人员3.13万人,同比增长11.43%;“制造业50强”研发人员1.41万人,同比增长16.64%;“科技创新50强”研发人员1.81万人,占员工总数的28.56%。

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产业核心技术创新处于领先地位。71%的企业表示已实施或计划实施数字化转型。有73家企业反映,关键技术主要来源于自主开发与研制,较上年增加16家。

发展动能释放,使得头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主体地位日趋显著。“民企100强”企业本体及其下属公司中,有120家高新技术企业、5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高新企业数量升至第三

过去一年,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武汉民营企业得以轻装上阵、大胆发展。

助企纾困发展的政策效果显现。“民营企业100强”中,73%的企业表示2022年享受了减税降费政策,半数企业认为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改善。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民营企业100强”中,76%的企业认为营商环境得到优化,亲清政商关系进一步确立。部分企业认为政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多数企业对法治环境较为满意,认为当前依法行政较为规范,市场监管较往年进一步加强。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2022年底,武汉市科技企业约15.8万家,有专利活动企业逾1.8万家,孵化载体在孵企业1.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1.26万家,位列副省级城市第3位,其中95%以上为民营企业。

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增强。经济下行情况下,大多数企业正未雨绸缪,把握风险化解的时间窗口,主动作为,防患未然。“民企100强”中,62家企业专注实体经济,49家企业优化资产结构,36家企业降低财务杠杆,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减少融资成本与债务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