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率先“尝鲜”全域低碳建设,“北湖经验”向全球推介
息屏的手机放在花园长椅两边的圆形区域内,会马上亮起,显示“正在充电”。通过手机蓝牙配对,座椅就变成了一个音箱,播放悦耳的音乐。
这个看似普通的长椅,其实是一个光伏智能座椅。
在武汉市首个“尝鲜”全域低碳建设的江汉区北湖街道,光伏智能座椅、智能健身器材、智能回收机等绿色装置遍地开花。今年7月在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建筑师大会上,“北湖经验”向全球推介。
一台台“低碳大玩具”随处可见
安装了动能回收装置的电梯。
吃过晚饭,35岁的新华小区居民金龙就会在小区的智能健身单车上锻炼半个小时,“一旦停下运动,手机充电就会停止,这激发了我的好胜心”。
这套智能健身单车上不仅有电子面板显示运动数据,面板下方还有无线充电区域。将手机放置在这个区域,健身者只要持续踩动单车,就可以为手机充电,运动一旦停止,手机充电也随之停止。
新华小区小花园里的这些智能健身器材以及光伏智能座椅,不仅为居民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新方式,还兼具低碳节能功能。
可充电、可联网、可播放音乐的光伏智能座椅。
走进新华小区,“低碳元素”无处不在。
新加装的电梯在运行时,电梯内部会做动能回收,并通过相应的装置转化为电能,实现再生利用。
居民阮女士将一包可回收垃圾投入小区门口的智能回收机后,机器自动识别并称重,现金即时返到手机上。
阮女士说,这个智能回收机是孩子眼里的“大玩具”,自从有了这个机器,她家小朋友垃圾分类意识都变强了,“在家里看到喝完的饮料瓶,孩子就会提醒我,攒着去回收机上兑换”。
居民使用智能回收机。
在北湖街道的一些社区里,还有专人免费清运大型家具、电器等废弃物品,打破“无处可投”“垃圾堆放”的难题,并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开展闲置物品交换活动,实现生活废弃物集中处理再生利用。
据介绍,通过把可回收物从生活垃圾里分离出来,可以实现1/3以上的垃圾减量,让这些再生资源免于和其他垃圾一起被焚烧填埋,物尽其用,循环再生,成为雨伞、手提袋等物品的制作原料。
一个个“叫停者”变身“宣传员”
新华小区屋顶分布式光伏。
站在广发大厦的高层俯看,新华小区居民楼的屋顶铺满了光伏板。
能发电,能隔热,还能遮雨,原本是个宝的光伏太阳能板,在建设中期却差点被居民叫停。
社区书记李钟介绍,今年4月中旬,5栋7层顶楼的业主胡先生跑上屋顶,不许施工人员安装光伏板,理由是怕损坏屋顶,造成漏水。
前来协调此事的李钟向他承诺:“一个星期后你再来看,还有什么不满,你随时来找我。”一周后,光伏建设完成投入使用,胡先生没有提出异议。
不久后,业委会主任王淑芬在共享小花园里偶遇胡先生,一众人聊起屋顶的光伏板时,胡先生从最初的“叫停者”变成了现在的“宣传员”,并委托王淑芬向李钟转达歉意,“以前是我认知错误。屋顶不会漏水,隔着这一层,我的屋内还凉快了不少。下雨天还可以在这个‘有棚露台’上锻炼,生活方便还节能省钱”。
在北湖街道,“叫停者”变身“宣传员”的胡先生并不是个案。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低碳节能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时,居民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转变。
北湖街道自今年3月入选“C40绿色繁荣社区项目”试点以来,便以实现“全域双碳”为目标,以城市更新改造项目为契机,开放应用场景吸引绿色项目落地。
王淑芬介绍,铺设在小区楼顶的光伏板,一年还可发电9.6万度,可省下约4万元的电费,年均减碳50.46吨,“目前公共区域照明以及20个新安装的新能源充电桩的电能都来自这些光伏板,可为每户每月省下10元的路灯费”。
一轮轮低碳建设获得双赢
最后一个人离开,办公区域的照明灯会自动熄灭。
与新华小区一样,北湖街道的办公楼也在进行一场“低碳瘦身运动”,借助长峡数字能源科技(湖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峡数能”)的技术,这里率先在武汉尝试党政机关公共机构能源托管模式。
北湖街道办事处的屋顶分布式光伏。
对办公楼用电、用水等基础设施进行节能数字化改造,传感器控制电源开关,配建屋顶分布式光伏板、新能源充电桩等设施,在“能管云”平台上做综合管理,每月出具一份数字报告。
2022年,长峡数能投入的设备建设和运维费用,与省下的电费以及充电桩的运营获取收益实现平衡。
长峡数能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场双赢的试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具”。
今年5月,北湖街道开放街区试验场,发布中心城区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库的招募公告,包括清洁能源、绿色金融等十大领域49个项目,向社会公开征集先进技术、重点项目和应用示范落户街道。
北湖街道办事处主任张惠君介绍,街道目前以快速推进社区基础设施绿色化为主,同时将融合绿色金融,加快打造商业消费端低碳试点示范,以产生的垃圾量等指标为准,评定绿色商铺,打造“碳中和”餐厅酒店等特色项目,居民在这些场所里消费就能够获得碳积分或者通过绑定的银行卡得到返现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