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谷创新产业生态链按下“快进键” 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基地迎来首条中试生产线
12月1日,华中科技大学电子氟化液生产线设备完成搬迁,正式进驻武汉经开区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中试基地,冲刺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这是武汉经开区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中试基地入驻的首条中试生产线。
电子氟化液是国际上公认的最佳冷却液,可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半导体加工、新能源汽车、电力系统、通信等多个场景的冷却控温,全球市场空间预计超万亿元。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曹元成教授介绍,实验团队自主研发的电子氟化液冷热物理性能、环保性能优于国外产品,目前已完成实验室小试,进入中试熟化阶段。
武汉经开区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于今年5月揭牌,由武汉经开区举办,委托华中科技大学运营管理,聚焦汽车、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新路径,产生一批高质量创新成果,培育孵化一批高质量企业。
半年来,华中科技大学20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入驻武汉经开区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中试基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近年来,武汉经开区将科技创新作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集聚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全力打造万亿级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
2021年9月,武汉经开区出台“车谷科创33条”“知识产权8条”等惠企政策,每年拿出不少于8亿元支持企业科技创新。
为吸引全球人才到车谷来创新、创业,该区今年5月出台“人才战略3.0”,涵盖九大类人才,最高资助1亿元,从人才引育、服务配套、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和保障机制等10个方面为人才提供“保姆式”服务。
密集出台的科技创新产业、人才政策,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
东风公司是车谷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去年4月,面向“十四五”,东风发布“东方风起”计划,加快向科技型企业转型,并在新能源和智能驾驶领域启动科技创新“跃迁行动”。
今年8月,东风公司猛士滑板越野平台MORA跟猛士品牌一同发布。这是中国首个豪华电动越野滑板平台,开启了中国架构造车新时代。在氢能领域,东风公司推出氢芯、氢元、氢舟技术品牌。国内首款全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东风氢舟开展示范运营。在电驱动领域,东风iD2电驱动总成在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线。在电控领域,电控关键模块IGBT模块在东风已经实现量产。
去年6月,武汉经开区联合东风集团、中国信科等机构共同发起设立武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构建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产业体系。
武汉金发科技是武汉经开区高性能新材料龙头企业。近两年,该公司投入研发资金1.5亿元,成功开发出高性能车用轻量化材料、环保型友好材料等20多项产品。“近三年来,我们公司年产值保持着20%以上的增长速度,今年更有望突破30亿元,创造历史新高。”武汉金发科技有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武汉经开区已成功培育82家“瞪羚”企业、23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今年将突破1000家,并已形成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南太子湖创新谷、华中智谷,以及十多家产业孵化器等一批创新载体,车谷创新生态链按下“快进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