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一次性挖到“矛蚌三兄弟”

发布时间:2022-12-07阅读:600

“湿地小卫士”在河滩挖到比脸还大的河蚌壳。

武汉市蔡甸区东荆河黄陵矶闸口附近就是沉湖湿地,东荆河河水经此处流入长江。这里有一片河滩,绿草茵茵、水鸟翔集、底栖动物丰富,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来这里游玩、拍照。12月4日,武汉市青少年进湿地研学教育活动举行,“湿地小卫士”们来到这片河滩,实地寻找、观察常见的河蚌。

    “中国共有100多种河蚌,东荆河就有十几种河蚌。”自然导师星辰站在河滩边向“湿地小卫士”们介绍说,“20世纪以来,河蚌在全球范围明显减少。中国有20至30种常见的河蚌,其中七成处于濒危状态或者极危状态,有的甚至可能已经灭绝。”

    随后,星辰拿出一张纸,上边有十几种河蚌的照片和对应的名称。“由于今年比较干旱,生活在河床中的河蚌在水退时因蚌壳厚重无法移动,被晒死了。所以,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在河边泥地里挖到它们。最常见的是褶纹冠蚌,最容易找到珍珠的是三角帆蚌,没有‘牙齿’的则是华无齿蚌……”星辰告诉孩子们,“还有3种河蚌的外形很有特点,分别是剑状矛蚌、短褶矛蚌、扭矛蚌,被戏称为‘矛蚌三兄弟’。今天,我要看看大家能不能挖到这些不常见的矛蚌。”

    “这个扭呀扭的河蚌是什么呀?”光谷第二小学二年级女生屈思淼兴冲冲地拿着手里还沾着泥土的一只河蚌给星辰看。当被告知这就是“矛蚌三兄弟”之一的扭矛蚌后,她兴奋地大叫起来,不一会儿又低头继续挖掘“宝藏”。也许是在河床里挨得很近,屈思淼花了不到20分钟就从泥土里挖到了这3种矛蚌。

    其他“湿地小卫士”也陆续挖到了比脸还大的褶纹冠蚌,甚至还有纸上没有提到的射线裂脊蚌。

    “一个地方的河蚌多,说明这里的生态环境很好。”自然导师车前举了一个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例子,“这个成语里除了水鸟鹬、底栖动物河蚌,其实还有一种鱼类——鳑鲏。鳑鲏与河蚌有着互生关系。在繁殖期间,河蚌会把壳打开,夹住鳑鲏的头,把小宝宝——钩介幼虫喷进鱼鳃里,让其帮忙繁育后代;鳑鲏也会把它的小宝宝寄生到河蚌里。当河蚌打开壳的时候,鹬正好把尖尖的嘴巴伸进壳里,想吃软软的肉。这时候,河蚌出于自保会赶紧关上蚌壳。这一幕被古人看到了,所以有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

    屈思淼的妈妈建议,“湿地小卫士”们能定期到河滩边捡拾游客留下的生活垃圾,并向大家宣传保护河蚌的必要性和方法,为河蚌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据了解,作为武汉市青少年进湿地研学教育活动之一,此次“湿地小卫士”寻找河蚌活动由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武汉市教育局、共青团武汉市委主办,武汉林学会、现代少年报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