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有劲更有“进”—2022年前三季度经济发展述评

发布时间:2022-11-08阅读:557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风高浪急更见砥柱中流。

在百年未有之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时代大潮中,我省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战疫情、保生产、稳经济、强实体,全力释放政策效能,持续显现坚毅韧性——“进”的速度正加快、“进”的动能正迸发、“进”的姿态在饱满。

齐头并“进”的色彩,在深秋的暖阳下“万紫千红总是春”。前三季度,湖北GDP增速以4.7%跑出精彩步伐,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观经济发展之“势”——

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这是一份弥足珍贵的答卷。

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湖北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严格对标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增长的决策部署狠抓落实,努力为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作出湖北贡献。

“2020年是一个大落,2021年是一个大起,处于一种非常态的巨幅震荡状态。”武汉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邹薇说,2021年湖北GDP总量站上5万亿元大关后,回归经济发展主赛道。

2022年,湖北首季以6.7%的经济增速高位开局,随后稳定运行。上半年,湖北经济增速为4.5%,前三季度上扬至4.7%。

“今年以来,湖北经济呈现‘一季度高开、二季度承压、三季度回升’的特点。”邹薇认为,“特别是季度与季度之间的变动在变小,湖北经济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主要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前三季度GDP、规上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增速分别高于全国1.7个、3.9个、12.2个百分点,位次均居全国第一方阵。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步蹄稳健。前三季度,我省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6个、4.1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增速持续保持在全国前三。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我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换来了“千磨万击还坚劲”的“进”头。

产业支撑突出。前三季度,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6个实现增长,其中21个行业9月增速超过两位数。1月至8月,规上服务业10大门类行业中8个实现正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对 GDP 增长贡献率达 45.5%,创十年新高。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持续跑赢全部规上工业,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持续提升。

需求持续恢复。项目落地进度加快,前三季度全省亿元以上施工项目10520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559个。“烟火气”回归助推消费提振,限上实体零售增长12.6%,比上半年加快1.6个百分点。

工业产销衔接改善。前三季度,规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5.6%,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武汉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吴传清认为,全省前三季度经济实现韧性增长,释放出“稳的基础在加固、进的力量在集聚、好的因素在增多”的强烈信号,更加彰显了湖北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勇气、信心和决心。

看经济运行之“变”——

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惟其磨砺,始得玉成。

复杂变幻的国际局势、“超长待机”的酷热天气、跌宕多变的疫情……湖北面临着新的“大考”。

关键时刻,舵手领航。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时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湖北锚定“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目标定位,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发出“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最强音。

一步步知重负重艰难攀爬,一次次披荆斩棘闯关夺隘。湖北经济发展走向由“量”到“质”、由“形”到“势”的快速跨越。

以流域综合治理统筹四化同步发展,各地在行动——

全省划分为长江、汉江、清江3个一级流域和16个二级流域片区,确定流域综合治理的“底图单元”和安全管控的“负面清单”。长江、汉江、清江正加强上下游统筹、左右岸协同、干支流互动,牢牢守住水安全、水环境安全底线,确保江河安澜。

以武汉、襄阳、宜昌为核心代表的三大都市圈,经济集聚度和城市竞争力显著增强。前三季度,全省17个市州中,9个市州规上工业增加值、10个市州固定资产投资、8个市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打造“三高地、两基地”,若干个具有全国辐射力、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产业和产业集群加快壮大——

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湖北策源能力加速提升。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区域的光谷科创大走廊上,大科学装置加速鼎立、湖北实验室加速研发、国家级创新中心加速建设。湖北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入全国科技创新水平的“第一方阵”。

打造制造强国高地,我省汽车产业持续变强。东风公司正在构建由风神品牌、高端电动岚图品牌、豪华电动越野猛士品牌组成的系列自主乘用车格局。在新一轮的智能网联汽车赛道上,我省集结全省之力,多方联动,向世界级汽车产业大走廊发起冲刺。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三轮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中,武汉市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武襄十随”汽车集群入列。

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智能制造风起云涌。我省出台数字经济强省三年行动计划,聚力数字新基建,着力下好先手棋。新型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的显著提升,推动传统产业焕发出新活力、新兴优质产业成为新引擎。美的冰箱荆州工厂通过引入柔性自动化、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灯塔工厂”。

建设全国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全国现代服务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不断奏响融合曲。屈原故里秭归,脐橙的种植、加工、运输、电商等全环节,科技有力加持。当地鲜橙一年四季挂果枝头,美了乡村,富了农户。

打造重要节点和战略链接,基础在交通,关键在功能,重点在开放——

强化交通“硬联通”。横贯东中西部,串联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3大城市群的超级工程——沿江高铁武宜段全线进入大建设阶段。鄂州花湖机场顺利起飞,开通多条航线。

完善功能“硬支撑”。全新的中碳登大厦,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结算功能平台中碳登即将入驻。依托中碳登,武汉剑指碳市场的核心节点、结算枢纽及碳定价中心。武汉竞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武汉万象城、武商梦时代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涌现,首店、首秀热潮涌动。

提升开放“硬实力”。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国际铁路、国际机场等基础设施,我省形成了联通欧美、辐射中亚、衔接日韩、链接东盟的中部陆海空通道,促进了“通道带动贸易、贸易聚集产业、产业反哺通道”的口岸物流经济良性循环。

察市场变化之“态”——

消费有活力、市场有动力

11月5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湖北武汉开幕。长江之畔,东湖之滨,人们共赴湿地之约。此刻,世界的目光聚焦湖北武汉,美丽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传播五湖四海。

同日,湖北交易团赴进博会“东方之约”。这届进博会,湖北采购商注册单位超过2400家,注册人数超过6000人,同比分别增长41%和27%。除东部省市外,我省采购商注册规模排名第一。

年内,还将有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世界交通运输大会等盛会在武汉拉开帷幕。

一系列国际国内重大活动,有效提振社会信心,澎湃发展活力。

经济的奔涌活力,正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彰显。

消费市场在升级。前三季度,全省分5批次投放“惠购湖北”消费券8.68亿元,直接拉动消费34.79亿元。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成为“抢手货”,零售额增长2.6倍。一辆辆绿牌新能源汽车川流不息,成为马路上的别样风景。

市场信心更加足。2022年湖北民营企业100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2021年湖北民营企业100强入围门槛为39.1亿元,比上年增长30.5%,且回升至2018年到2019年的增长水平。

绿色崛起后劲足。沿江化工企业 “离江而去”,一条涵盖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的产业链闭环正加速形成,推动传统化工向新能源新材料转型升级。兴发集团所在地宜昌,重点围绕生物医药、清洁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赛道“抢跑”,全力打造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越来越多的地方、企业实现绿色化、低碳化发展。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

湖北经济缘何跑出“加速度”?得益于全省上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得益于全省人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实干拼搏。

稳企业,强根基。我省真招实策为企业纾困解难,出台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稳增长18条,为市场主体下“及时雨”、送“雪中炭”。减税降费、金融纾困、企业帮扶……真金白银的助企纾困举措,让大批小微企业轻装上阵;一批批市场主体的难事、烦心事得到解决。

扩投资,增后劲。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重大项目、亲自调度投资运行、亲自出席每季度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全省上下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今年1月至9月,全省新开工项目13460个、增长5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5%、居全国第二。11月4日,全省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上,一大批规模大、结构优、支撑实的项目筑实高质量发展内核。

优环境,激活力。我省出台“黄金三十条”“支持中小微企业降成本二十条”等一批政策举措,以控制成本为核心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一流营商环境。我省“一网通办”主题事项达到2149项、位列全国第四。

强改革,动力足。省属企业国有资本加速向创新链关键环节、产业链核心节点和价值链高端领域集中。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湖北要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一直跑出“加速度”,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从我省经济展现出的强大韧性中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一鼓作气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争取最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