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江湖湿地还给人民—写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武汉开幕之际

发布时间:2022-11-05阅读:495

青山江滩风景如画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生态建设变革时,这样描述:“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这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真切感受。今天,国际湿地大会在武汉隆重开幕,众多宾朋来到这个城市,将亲眼见证中国天蓝山绿水清的一个缩影。

大城武汉,居于中国地理中心,居中而雄,正在向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的目标奋进。这是一座拥有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也是一座身边处处有湿地、密集人口与湿地和谐相处的超大城市。汇集湿地保护的丰富经验、百湖治理的长期智慧、长江大保护的生动实践,这里天空明净、青山隐隐、江湖波光粼粼,仿佛中国十年绿色发展的镜子,从中可以看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面貌的巨变,看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长卷正在展开的巍巍图景。

2022年武汉渡江节,运动员水中抢渡

长江大保护:

母亲河发生历史性根本性变化

中国的母亲河长江横贯东西,奔腾入海;它的最大支流汉江,自西北而东南,奔腾入江,雄浑地写出一个“人”字;“人”字交汇处,三镇鼎立,是为武汉。

受母亲河恩泽,武汉容纳两条大江,大开大合,其间湖泊密布,形成世界少有的城市格局。超大城市的丰富湿地资源,盖缘于此。166个湖泊和东西向山系镶嵌城中,云水相依,湖山相映,仿佛一座大城正巍然航行在大江大湖的水中。

2018年4月,仲春时节,万物蓬勃。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北长江岸边考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振聋发聩。

长江武汉段的生态保护和治理,由此,加速度了。

多年来,背负着经济发展的资源重担,长江生态系统警钟阵阵,母亲河“病了,病得不轻了”。无序开发导致污水入江、非法捕捞、码头林立,轮船肆意排放,水质持续恶化,河湖湿地萎缩,是21世纪初叶常见的情景。

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武汉作出一系列护江、治江和生态文明发展的探索。

长江武汉段水清岸美,可一眼看到6座长江大桥

——确保污水不入江。

江是连续水体,要保一江清澈,需要上下游协力,这是长江大保护历来的难题。2017年,武汉在全国首创跨区断面水质考核,哪个区域断面水质不达标,主要负责人即被约谈,接受经济处罚。

而污水来自人类排放,管住人,扎住污水口,就抓住了共保一江清澈的根本。2019年起,武汉全力推进河湖排口排查整治,完成长江、汉江1660个排污口整治和全市全部165条河流的排口排查。2020年8月,武汉长江大保护的“超级工程”建成:半个武昌城的污水,通过深埋地下的大东湖深隧,奔向北湖污水处理厂。

——整治两江岸线。

码头林立,是历史形成的工业文明旧景。整治两江岸线,把江滩建成公园,把长江、汉江还给人民,是武汉持续多年的努力。

2019年3月,119岁的王家巷码头告别长江舞台,成为又一座完成历史使命“荣退”的码头。十年来,武汉移走码头380多个,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86家,两江四岸造林2万多亩。

2020年12月,长江大保护新篇开启: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工程动工。这项江滩升级版工程,涵盖长江岸线284公里、汉江岸线112公里,具有治污、调洪、赏游、健身等多项生态功能。

——开启“十年禁渔”。

2020年7月1日,武汉全面开启长江十年禁渔。江上全部620艘渔船退捕,拆解封存,近千捕鱼人变成护鱼人。如今,在东湖之畔武汉水生生物博物馆,一条编号“鄂江夏00042”的退捕渔船,成了文物,见证着长江十年禁渔的果决行动。

2021年3月,中国首部流域法《长江保护法》施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写入其中,守护母亲河有法可依。今年5月,《武汉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发布,升级版的武汉长江大保护又吹响了号角。

从空中俯瞰南岸嘴,武昌沿岸,江水滔滔

多措并举之下,长江武汉段水质已稳定保持Ⅱ类,为20年来最优。

2022年4月21日上午6时,在沌口长江大桥附近,10-12头江豚成群畅游的画面被人们捕捉到。近年来,这个之前估算仅存1012头的“水中大熊猫”、长江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被市民们频频地在城区江面看到。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今已有20余回,发现江豚近210头次。

一江清水两岸绿。两山碧黛,四岸清朗;五大江滩,各具特色。其间有保护、有建设、有发展,也有留白不动。建设处用心用力,不遗余力;留白处谨慎落子,静待良谋——一切只为人民美好生活。

共饮一江水,共护长江美。今日之长江,全流域生态发生历史性、根本性变化。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区已累计腾退长江岸线457公里,长江优质水断面超过97%,基本实现全流域水质优良。

武汉沉湖国际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万鸟齐翱翔

沉湖治理:

千万密集人口与湿地和谐共生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如同“地球之肾”。中国古代典籍中,存在着一片浩浩荡荡、水天相接的云梦泽。云梦泽在哪里?云梦泽就是湖北武汉,今天它已散落为城水相间、人水共存的人类与万物共生的家园。

这一座处处有湿地的千万人口超大城市,河流纵横交织,湖泊星罗棋布,典型湿地占市域面积近五分之一,人称“百湖之市”。

其中的沉湖湿地,是云梦泽遗留的明珠,如今,是江汉平原最大的典型淡水湖泊沼泽湿地。

在长期历史中,沉湖湿地曾不断遭到围垦。最严重时,30余万亩自然湿地,萎缩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也面临退化之虞。

1992年3月,中国加入湿地公约,武汉湿地保护开始与全球协同。1994年1月,“武汉沉湖珍稀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获准成立。新时代十年,沉湖湿地的保护,更是纳入了武汉以及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

早在2010年3月,武汉即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完成湿地立法,出台《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将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纳入法治轨道。

2012年,蔡甸区作出决定:申报沉湖湿地为国际重要湿地。次年,申报材料递交,结果当年申报,当年梦圆。2013年10月,17万多亩沉湖湿地被指定为国际重要湿地。

国际湿地名片花落武汉,不仅使沉湖一带声誉鹊起,也同时助推了全市的湿地保护事业。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接连冒出。截至目前,武汉已建成5个市级以上湿地自然保护区、10座省级以上湿地公园,其中国家级湿地公园6座,是全国唯一既有国际重要湿地,又有6座国家级湿地公园的省会城市。

武汉沉湖国际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候鸟遍布滩涂

新时代十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深入人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自觉。观念之变依托制度之变,武汉的生态保护走的是法治之路,脚步坚实。

如今已是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程师的冯江,大学一毕业就来这里当了一名基层巡护员,常遇农民“拦路索赔”:“鸟儿吃庄稼,法律不让打鸟,我们怎么办?”2013年,《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出台,明确规定:保护区内因鸟类取食庄稼等遭受损失的农户,每年可获生态补偿。

市园林和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生态补偿全覆盖的普惠制度在全国领了头,是一大创举。之后,武汉市又出台《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从法治层面明确湿地保护与修复的手段方式,湿地保护从重点迈向全面。

鸟吃庄稼的矛盾缓解了,遍布湖面的养殖围网、拦网、网箱,仍限制鸟类的起降和游弋;棋盘格似的鱼塘藕塘,挤占了鸟类的栖息空间。

2017年,武汉斥资9000万元,将沉湖湿地3万多亩“三网”全部拆除。2019年,对核心区和缓冲区全面实施“退养还湿”,把近8万亩湖面还给自然。2021年,投资7200余万元,生态修复2万多亩退化湿地。

武汉沉湖国际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大群鸬鹚栖息在高压线塔上

这些湿地保护举措带来巨量生态回报。沉湖湿地4年来吸引的越冬水鸟数量直线上升:2019年3万余只,2020年6万余只,2021年7.7万只。2022年1月至今,来沉湖栖息的鸟类超过10万只,多达277种,其中水禽123种。

湿地保护全球协同,是因为湿地是一个全球系统,独一国一城一地,无法实现保护。成为国际重要湿地后,沉湖的全球地位日益清晰和显著,保护行动日益自觉。

全球候鸟有9条迁徙主通道,其中3条途经中国。沉湖湿地恰好位于东亚—澳大利亚迁徙线路的中心点,是全国64处国际重要湿地之一。每年,这条线路大量候鸟来此越冬、中转,沉湖湿地生态对全球生态影响举足轻重。

近年来,青头潜鸭、东方白鹳、卷羽鹈鹕、白琵鹭等全球珍稀水禽,频频亮相沉湖湿地。乌雕、白尾海雕、蛇雕等十几种猛禽,也在这里现身。专家认为,顶端掠食者数量增多,表明沉湖湿地的生态链日益完整。

生态保护不是不发展,而是以人民为中心,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专家评估认为,整个武汉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达939亿元,相当于每位市民平均“坐享”9000多元“湿地福利”。

水美凭鱼跃,天蓝任鸟飞,武汉人的家门口就是生态乐园。经历新时代十年后的今天,沉湖湿地水域辽阔,植被繁茂,鱼虾丰富,鸟类翔集。市民们前来观光,那个云梦大泽水云相接、草长莺飞的图景,如在眼前。

东湖绿道

东湖巨变:

“最大城中湖”造福武汉人民

武汉有东湖,东湖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

新时代十年,武汉人更清醒地认识到,湖泊是大自然赐予城市的莫大恩惠,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武汉的湖泊。东湖是超大城市的绿心,是武汉最美丽的“眼睛”,更要倍加爱护。

今天人们已经很难想象:上个世纪末,东湖曾经水质浑浊,发出异常气味;大量污水排入湖中,导致水质恶化成劣V类;“劝退”了赏景的游客,也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

新时代十年,武汉展开了新的东湖愿景:绝不填湖破坏,绝不环湖铁桶式开发。要实行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确保清水入湖。要把围湖的开发全部打开,还湖于民,让市民便捷地亲近东湖、自由地享受东湖。

东湖国家湿地公园,市民在湖畔草坪搭起帐篷,欣赏湖光山色

水是东湖的灵魂,建绿心,先治水。仅看近6年:

——2016年,《东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启动,对流域内约127平方公里提出总体治理方案。同年,落实河湖长制,将湖泊保护纳入绩效考核。

——2017年始,全面退塘还湖,退出经营性水产养殖,全域统一管理和生态养殖。

——2018年底,听涛景区8个湖边塘生态修复工程启动,历时一年种植湖底绿草,率先重现“水下森林”景观。同年,实施游船和排口革命:污水进管网,雨水入湖塘。截至2020年,全市建成12座污水处理厂、3900公里污水管网和74座污水提升泵站,形成12片污水收集系统,基本实现了东湖全域排口革命目标。

——2019年,湖面上燃气、油气小游船全面清退,经营性船舶全面清洁能源化。

——2020年4月,东湖沿岸华侨城湿地、百花湖、碧潭观鱼湖、郭郑湖鹅咀示范区,共计840亩水域重现“水下森林”。同年9月,大东湖深隧投用,通水一年多传输污水2亿余吨进行处理。如今,东湖水下森林不断伸展,已连点成面超过东湖水域面积十分之一。

孩子们在东湖绿道骑行享受周末时光

人是东湖治理的目的,治水同时,建东湖绿道,提升城市生活幸福感。

市委市政府认识到:钢筋混凝土的森林,绝不是未来城市的面目,武汉应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东湖绿道建成后,人们应能漫步湖边、畅游湖中,走进森林、登上山顶。

2015年12月,秉着“千年之作、传世经典”理念的东湖绿道项目开工。2017年底,东湖绿道全面贯通,全长102公里,把东湖四周胜景连为一体。

紧随其后,一系列文化提升工程不断展开。徜徉东湖畔,你能看到小动物从动物通道钻出脑袋,松鼠在水杉枝杈间蹦蹦跳跳。沿着绿道追风骑行,掌着白帆乘风破浪,乘着氦气球鸟瞰武昌,东湖湿地绽放出如云霞喷薄般的生态价值。

四季斑斓的东湖,成了野生动植物的天堂。水质逐步稳定进入Ⅲ类,部分水域甚至达到Ⅱ类,为40年来最好水平。每年10月底,红嘴鸥、大雁、鸬鹚成群飞来过冬。今年初,人们在东湖发现诸多濒危、易危、近危物种,凤头鹰、白胸翡翠、虎纹蛙、赤腹鹰、红隼,纷纷现身湖光树影。全球濒危、对水质极为挑剔的青头潜鸭,也在这里出现。

仅用了7年,东湖绿道建设预设的愿景,已然成为现实:一年四季,东湖都有马拉松、健步走、自行车、水上运动等活动,东湖绿道已成为市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来武汉、游东湖、逛绿道”成为了新时尚。

府河湿地候鸟群

结语:

让人民共享大江大湖湿地之美

永续发展的城市,必须知道经济系统小于社会系统,社会系统小于生态系统,而不是倒过来。“山、水、林、田、湖,是生命有机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经历新时代十年奋斗,武汉完整守住了在此之前的生态家底,不仅一分未少,而且质量更高。古老云梦泽赐下的大自然,与超大城市千万人口和谐共生:165条河流纵横交织;166座湖泊星罗棋布;湿地面积240多万亩,占市域面积近五分之一;432种野生动物栖息,408种维管束高等植物扎根,“湿地宝物”繁茂丰富。

长江东去,汉水西来,母亲河承载着一城人民,奔腾不息。城水相融,水天一色,百里滨江如画,清明上河图处处可见。人在城中,城在绿中,田野风光与都市气象相映。今天的武汉天蓝、地绿、水美,城与人与大自然各得其所,祥和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