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江滩成全省首个会呼吸的“海绵江滩”
武汉青山江滩是湖北省首个采用海绵城市理念打造的江滩公园。日前,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即将在武汉开幕之际,多路媒体走进青山江滩,探寻江滩生态蝶变背后的故事。
一提到武汉最美江滩,许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青山江滩。这座充满工业风的生态公园是湖北省首个采用海绵城市理念打造的江滩公园,曾荣膺国际C40城市奖“城市的未来”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10月27日,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即将在武汉开幕之际,多路媒体走进青山江滩,探寻江滩生态蝶变背后的故事。
雨水生态过滤后进长江
总绿化率在全市江滩公园中排第一
青山江滩位于二七长江大桥至天兴洲长江大桥沿线,全长7.5公里,总面积135.48公顷。2013年,青山江滩综合整治工程启动。2017年6月1日,青山江滩全面建成对外开放。
据了解,青山江滩建设过程中,长江大保护的理念贯穿始终。武汉生态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景观设计师熊颖介绍,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建设是青山江滩的一大亮点。
所谓海绵城市,即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将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让城市像海绵一样拥有适应环境变化的“弹性”。
在青山江滩建设四路广场,有一座雨水花园。广场中间一处小池塘被大片芦苇围绕,池塘周围铺满可以看见孔隙的透水砖。
熊颖说:“‘海绵’绿色景观面积占青山江滩二期滩地总面积的60%以上,其中设计了多处下沉式生态草溪和雨水花园,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综合运用了海绵城市措施,尽可能减少硬化面积,多用透水铺装,如透水沥青、透水砖等,从面层到基层都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就像江滩会呼吸。”
雨水花园硬地的透水砖下埋设有导水沟、导水管,可将来不及下渗的雨水汇集到场地内的景观水系中。景观水系不设人工补水设施,水源均来自场地内雨水收集系统。雨水通过景观水系内的植物根系进行生态过滤后,补充地下水,或溢流进长江。
目前,青山江滩总绿化率超过80%,在武汉江滩公园中排第一。青山江滩每年能增加碳汇量约723.8吨,释放氧气约2400吨。
工业遗迹成网红打卡点
将谋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青山湿地
行走在青山江滩,3处巨型景观格外引人注目。20多米高的黄绿色巨型吊车耸立在长江边,不时有游客前来拍照。巨大的钢结构支架虽然被粉刷一新,但钢架上一块写着“60吨”字样的信息牌,依然可以想象出当年江滩码头火热的运输场景。
在青山江滩建设一路、建设三路、建设八路,分别保留有五粮库码头、一冶重件码头、红钢城码头3处工业码头遗址。
武汉生态投资集团所属碧水集团青山江滩项目负责人殷振介绍,1956年,武钢开始在青山区建设,一冶重件码头成为当初武钢运输大型设备的重要码头。青山江滩改造之初,有人提出拆除这些码头。但经过多方商议,最终有3处码头作为工业遗迹被保存下来。
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国家战略之下,通过实施防洪清障、岸坡整治、堤防加固、景观绿化等工程措施,青山江滩共拆除工业、沙石码头26个,封堵一级水源保护区内溢流口4个,全面改善江滩整体景观和生态环境。
如今,焕然一新的青山江滩有了新发展。长江囍文化乐园落户青山江滩,可为新人提供全套婚庆服务。武汉首个长江边的婚姻登记处在青山江滩营业,吸引了许多新人前来排队登记,以长江为媒,见证自己的爱情。一系列写字楼、酒店、住宅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先后落户青山江滩沿线。
曾经的生产岸线,变成了生态岸线、生活岸线、景观岸线。殷振说:“下一步,我们将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青山江滩以及青山湿地的建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