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以平台做阶梯促进城市创新能级攀升

发布时间:2022-05-19阅读:711

近来,武汉科创平台建设动作不断。

一周内,车规级芯片、新一代网络与数字化两大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开启;经开区与武汉理工大学共建的武汉人工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启动。

武汉正加快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市域、全链条、全社会推进科技创新,科创平台正是将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的重要载体。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创新平台共1828个,其中国家级148个、省级1020个、市级660个。武汉有基础、有潜力更进一步,以平台做“阶梯”,促进城市创新能级跃上更高台阶。

■ 高校院所创新主力军变身城市合伙人

光谷实验室智能成果将率先在汉落地

在湖北光谷实验室运动与健康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陈敏、周宁、侯冲、曾洪涛等不同学科背景的年轻科技工作者们通力合作,在智能织物等前沿领域攻坚。

目前,中心产出的智能感知床单、可穿戴情感机器人等多个成果已基本成型,未来有望率先在武汉落地。

这是光谷实验室成立的首个创新中心,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需求,聚焦运动和健康医疗中的实际科学问题和关键瓶颈技术。

光谷实验室是七大湖北实验室之一,光谷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新亮介绍,成立这个跨学科交叉创新平台,将促进交叉合作和成果转化,助力我省生命大健康产业集群发展。

这只是武汉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创新平台的一角。武汉市科技局介绍,以更大力度搭建创新平台,一方面,通过整合创新资源,湖北武汉启动建设东湖科学城,纳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的多个设施加紧开工建设,包括光谷实验室在内的7个湖北实验室加速在汉发展,并努力在优势领域争创国家实验室。另一方面,将“所在”变成“所用”,让“种子”结成“果实”。武汉为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主力军”就近提供垦荒良田——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等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武汉数字经济产业需求,他们把太阳能“印刷”成电能,为5G芯片开发降温“空调”;

湖北大学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新蛋白质元件人工设计合成及应用”课题组,成果有望帮助武汉加快药物与疫苗开发。

■ 科创平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动力

5大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追光逐芯

“做科创平台,武汉有没有更多敢于打破行业壁垒的龙头企业、冠军企业站出来?有没有更多研发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打开大门?有没有更多专精特新的单项冠军愿意加入?”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建议,武汉企业要主导产业链创新。

12年前,刘若鹏正式创立了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光启成为深圳首批公益性新型科学研究机构。就是这家创业之初在一辆“小破车”里办公的民办机构,领衔起草了全球首份超材料领域的国家标准,并组建我国唯一一个超材料技术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据了解,在深圳,华为、华大基因等企业都立项建设了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姚莲芳认为,在企业、院校、科研机构、政府、各种中介服务机构等多元化主体构成的科技创新平台中,应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形成一个有机体系,真正解决创新的活力和动力问题。

以企业为主体的科创平台正在武汉加速形成,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积极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设各类企业技术研发机构,推动生产线上搞科研、实验室里谋转化成势见效。

在行业龙头企业长飞光纤,光纤光缆制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为无人驾驶开发特殊的车载雷达用光组件。

在高德红外的武汉高德微机电与传感工业技术研究院,面向武汉急需的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微机电系统应用制造平台,正加速研发。

在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湖北省光纤激光器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联合体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武汉睿芯已有联合研发成果,经专家论证整体达国际先进水平。

再如,我省启动的先进低碳冶金、传统医药、光纤激光器、车规级芯片、湖北省新一代网络与数字化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牵头主体全部为在汉企业,不仅融通了大中小企业,还将“链”动政产学研用。

■ 更高起点更高能级新型科创平台

图纸变样品中试平台提速近七成

武汉一家汽车产业链企业,为一家造车新势力配套智能显示屏,此前一直在江浙进行产品测试,某项关键指标良率一直上不去,严重影响研发进程,他们向刚落户武汉不久的武汉中关村中试测试服务平台求助。

最终,该中试平台迅速安排场地、设备及专业工程师,最终在新建不久的中试测试实验室电磁兼容室内打通了“卡点”,样品顺利通过客户内测,保障了这批产品研发进度。

另一家在汉的通信行业中小微企业介绍,再也无须绕道沿海,在武汉的中试平台,现在能将工业图纸变成产品小样,时间也从半个月缩短至5天。

“中关村”作为中国创新资源最为聚集的区域之一,已成为全国先行先试创新地标。武汉中关村中试测试服务平台负责人寇化强介绍,中关村硬创空间在全国率先启动建设中试实验室平台,他们看好武汉良好的产业基础以及富集的科创企业资源,经充分论证后落地光谷。目前,平台运营不足百天,已完成超20次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百余家企业客户提供技术服务。

姚莲芳认为,武汉新型科创平台“补链”,要围绕重点产业,加快谋划建设各类检测、检验、认证等共性技术平台,为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提供更系统的支撑服务,“积极展示武汉在创新平台集聚、创新政策叠加、创新环境优异等方面的优势,吸引企业主导的创新平台来汉”。

通过外引内培,武汉正在加速构筑更高起点、更高能级的新型科创平台。

5月17日,刚搬入光谷新址不久的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武创院”),与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联影智融、友芝友生物、致众科技及在汉龙头企业远大医药等签约。

这是继湖北东湖科学城启动创新药产业基地建设以来,政府科创平台的快速跟进动作。据介绍,武创院将调集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为创新药产业基地补充完善新药创制链条。

据介绍,这家新型研发机构不纳入机构编制核定范围、不明确机构规格、不核定事业编制的事业单位法人,采取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未来,武汉还要激发更多新型科创平台的活力,破藩篱立新制,真正将科教人才优势加快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