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发布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发布时间:2022-05-07阅读:579

5月6日,武汉市政府官网发布《武汉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加快融入“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努力创建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社会物流总额达到5.5万亿元,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

投资规模

“十四五”时期纳入武汉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重大项目库管理的项目,分货运枢纽型、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口岸服务型、综合服务型5大类共78个,规划总投资约1022亿元,“十四五”规划完成投资约780亿元,包括在建项目35个、前期项目26个、策划项目17个,其中,10亿元(含)以上项目33个,占规划项目总数的42%。

通道布局

中部陆海大通道。突出东盟、欧盟、美国、日本等4个贸易伙伴重点区域,强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4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之间的衔接联动。

航空国际大通道。加快实施武汉天河机场与鄂州花湖机场客货运“双枢纽”战略,开通澳洲、中亚等地区货运航线,着力构建“35+15+30”国际航线网络(35条商务航线、15条货运航线、30条文旅航线)。

空间布局

四港:围绕阳逻国际港、吴家山铁路基地、天河机场和鄂州花湖机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四大物流枢纽港。

四轴:以武汉为核心,在武鄂黄黄、汉孝、武咸、武仙等四个城镇主要发展方向上,形成区域物流协同发展轴。

三集群:以服务先进制造业为重点,打造车谷、光谷和南部(组群)三大物流集群。

扎实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高质量建设阳逻国际港,谋划推进集装箱水铁联运三期工程,完善阳逻国际港粮食、肉类、木材等指定监管场地建设。

打造国际一流的“一核三极”集装箱港口物流群,以阳逻枢纽港为核心,以花山作业区、经开港集装箱码头、金口集装箱码头为支撑,完善加密集装箱短驳航线,形成统一协调、一体经营的集装箱港发展格局,基本建成亚太型航运中心。

发展壮大“武汉—日本”“五定”(定港口、定航线、定班期、定运时、定船舶)江海直航航线,拓展“武汉—韩国”航线,打造长江中游及中西部地区连接东亚地区最高效便捷的国际直达通道,将武汉打造为中西部最佳出海口。

加速打造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高起点建设吴家山国际陆港,创建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打造内陆国际铁路物流枢纽港。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铁路货运站场、仓储等物流设施建设和运营,打造“武汉北部地区水铁联运中转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武汉南部地区物流集散中心和商品车集散基地”。

构建“超米字型”高铁网,规划建设高铁快件大型集散分拨中心,加快城市群“一环八向”铁路货运网构建,加强城市群之间综合运输大通道联接。

谋划形成以武汉为中心、辐射武汉城市圈的“七环三十射”高快速路网络,实现武汉至周边城市的直联直通直达。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为引领,打造以武汉为核心,武鄂黄黄、汉孝、武咸、武仙四条城镇发展轴带,构建相邻城市1小时直达的高速物流圈。

协同共建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实施武汉天河机场扩容工程,建设第三跑道、谋划第四跑道、改造T2航站楼、扩建5号货运机坪等扩容工程。推进光谷城市货站建设,在武汉城市圈主要节点进行谋划布局城市货站。

打造鄂州花湖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打造面向全国、辐射全球的航空快件转运中心,建设成高科技、全信息化、智能化的内陆集散中心和快件分拨中心。

推动建设“天河机场—花湖机场大通道”,建立“双网双核双平台”运行机制。

培育发展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依托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等生产集聚区,打造以C2M(用户直连制造)为核心的跨境电商聚集区。

依托“两区、一园、一站”(即东湖综合保税区、东西湖空港保税区、花山港物流园、光谷城市货站),提供面向“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的高附加值制造业的保税加工、装配、仓储、分拨、配送和售后维修逆向物流服务。

依托“一区、三园、两基地”(即经开综合保税区、常福物流园、金口港上海通用汽车物流园、大军山汽车物流产业园、汉南商品车物流基地和大花岭商品车集散基地),面向武汉经开区汽车制造产业集群和江夏区金口新城,为汽车产业链提供仓储分拨、包装加工、运输、信息处理、配送等综合物流服务。

依托“两港、一区、两园、两站”(即白浒山港、武汉工业港、东湖综合保税区、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阳逻港园区、金口港物流园、吴家山集装箱铁路中心站和光谷城市货站),打造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高端装备制造及钢铁物流枢纽。

积极发展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依托武汉国际贸易城,加快推进汉口北综合物流园建设,打造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现代商贸物流平台。

建设一批全国性和地区性的快递分拨集散中心,新建或者改造一批公共配送中心、快递服务网点,加快形成“快递电商产业园(快件分拨中心/处理中心)—快递营业处理场所—快递末端公共服务站”三级快递服务网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