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五年,武汉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跃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21-12-16阅读:509

商务经济联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一头连着国内大循环,一头连着国际大循环,还全面牵动着消费、出口、投资等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既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位置显要,责任重大。

武汉市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市商务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机遇,迎难而上,创新探索,实干先行。全市商务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在奋力推动武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为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贡献了武汉力量。

消费市场保持高位运行

促消费“组合拳”加快疫后消费复苏

五年来,我市持续深化商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内贸流通体系建设,持续优化商业网点布局,精心培育商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假日经济、赛会经济、在线经济,全市消费市场总体保持高位运行。“十三五”期间,全市社零额相继突破6000亿元(2017年达6196.3亿元)、7000亿元大关(2019年达7774.5亿元),规模占全省1/3以上。尽管去年以来受疫情影响短暂回落,但仍稳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2020年,在武汉“封城”的76天里,全市商务系统顶住空前压力,克服重重困难,全面强化货源组织、调运与储备,创新应用商超、电商、对口支援等多种保供模式,及时破除人力、运力两大“瓶颈”,形成以社区团购为主体的生活物资保障闭环,全市主要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价格平稳,撑起了武汉人“宅家战疫”必胜信心,10余项原创抗疫保供经验被商务部面向全国进行推广。这场艰苦卓绝的居民生活物资保供战的胜利,不但有效保障了广大市民的“菜篮子”“米袋子”“油瓶子”“肉盘子”安全,为最终打赢疫情防控的“武汉保卫战”、取得抗疫决定性成果提供了重要支撑,而且成功保住了全市居民消费的“基本盘”,为疫后消费复苏重振奠定了基础。

在疫后重振阶段,市商务部门会同相关单位,分类分时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多措并举帮助企业开源节流、纾困解难,创新开展政府消费券投放、消费促进月、直播带货、武汉啤酒节、农超工贸对接、网红打卡地评选等系列消费促进活动,携手积极应对疫情对消费市场带来的冲击,千方百计扩内需促消费。以政府消费券投放为例,于2020年春夏之际、2021年春节期间和2021年秋冬,先后三度或独立或联合组织投放“武汉消费券”“武汉春节消费券”“湖北消费券”,有效活跃了消费市场、促进了消费回暖。其中,今年共计投放消费券1315.7万张,投入资金共计4.07亿元,直接拉动消费22.58亿元,杠杆率5.5倍。

武汉啤酒节

国内外零售大咖持续深耕

“两圈四街”核心商业格局加速形成

五年来,武汉商业开放度、包容度大幅提升,大批国内外商业巨头进入武汉市场,带来多样化生活方式,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日资永旺扎根武汉后连开5家门店,并计划未来五年门店数量增至50家;武汉荟聚中心2017财年全年客流量超过1500万人次,顾客满意度达90%,这一成绩给宜家集团带来巨大信心;2019年,不到一年时间,盒马在汉开店14家,开店速度全国第一;今年11月,沃尔玛在武汉光谷开出第二家山姆店,武汉成为华中首个有两家山姆会员店的城市;K11、恒隆广场、江宸天街等购物中心亦相继开业,光谷大悦城即将迎宾,武商梦时代、华润万象城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加快建设。

五年来,武汉核心商圈的聚集度和影响力再度提升。本地商业龙头武商集团闯过寒冬,2020年创造利润总额7.25亿元,保持全国商业零售业上市公司前三,同时积极走出去,将高端购物中心业态首次带到了省外江西南昌。改造升级后的江汉路步行街获批全国示范步行街,今年“五一”假期,单日接待游客达45.4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十一”黄金周,人流量达200.26万人次,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44.86%,营业额达1.8亿元,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19.16%。汉正街步行街入选省级试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街区。今年,武汉市获评全国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全市社区商业进一步向便捷化、品质化迈进。

江汉路步行街“花漾街区”。 肖茗予摄

近年来,武汉持续发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也意味着要在全国范围内带动消费潮流,成为全国消费市场中的焦点。今年9月,市商务部门联合抖音开展“2021年武汉网红打卡地”评选活动,相关话题国庆期间登上微博武汉同城热搜。11月30日,“好吃、嗨玩、乐景、趣逛”百店排名隆重张榜,为居民和游客到网红场所打卡消费提供了精准指引。

网红打卡

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

全市电商交易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

五年来,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取得长足发展,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2家,国家数字商务企业4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2家,省级及以上电子商务示范企业25家。其中,卓尔智联、九州通、良品铺子、攀升鼎承等4家企业获评“国家数字商务企业”。

先后有小米、科大讯飞、奇虎360、小红书、字节跳动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落户武汉,京东、阿里巴巴等大型互联网平台华中总部落户武汉。涌现出九州通、卓尔智联、良中行、斗鱼、良品铺子、攀升鼎承、周黑鸭等一大批在行业或细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电商企业。

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武商、中百、中商三大传统商超均已布局社区团购业务。引导卓尔购、九州通、良品铺子、周黑鸭等传统企业在生产管理、供应链组织和营销渠道等方面实现了数字化发展。鼓励支持发展直播电商新业态,汉口北、汉正街云尚、蔡甸区人民新谷、江汉区红T等一批大型直播基地加快发展,逐步形成直播产业集聚。

连锁便利店数字化探索也在加速。有家、美宜佳、Today、中百罗森等品牌连锁便利店均已开展数字化改造建设。目前,全市现有连锁便利店企业10家,共有门店总数4066家,其中24小时门店数1459家,占比35.9%。

积极引导老字号深度触网,依托美团、饿了么等线上平台,聚集老字号品牌12家,网点近100个;蔡林记、汪玉霞、马应龙等一批老字号实现平台上线,其中,蔡林记实现线上销售收入过亿元。

我市共认定老字号企业61家,其中,中华老字号13家、湖北老字号15家、武汉老字号33家。全市老字号经营网点近800个。我市老字号已拥有全国驰名商标4个,15家老字号传统技艺获批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招商引资大幅跃升

重大项目持续重仓

2017年,在市十三次党代会上,招商引资被确定为武汉赶超发展的“一号工程”。全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加大招商统筹力度。

精准谋划产业招商,出台《武汉市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产业招商“一区一表”“一链一表”,指导各区挂图作战、精准出击。

创新举办双招双引、校友招商、央企招商、海外招商等各类市级重大招商活动100余场。特别是疫情以来,成功举办“云招商”、季度签约大会、文旅招商大会、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等产业招商专场,中欧投资合作对话会、美资企业座谈会等外资交流活动等。聘请武汉招商大使95名、区级招商大使100余名。市投资促进中心挂牌成立,进一步推动全市招商氛围更加浓厚、招引产业更加精准、招大引强实现更大突破。

实施产业链、功能链、创新链“三链招商”。华星光电、小米、联影医疗、霍尼韦尔、京东方、海康威视、吉利路特斯、小鹏汽车等创新性、标杆性、引领性科技型企业落地武汉,三峡集团总部回迁,武汉多次被媒体称为“现象级投资风口城市”。

小米武汉总部

共建武汉城市圈联席会议机制,引入闻泰科技、中航锂电、吉利等龙头项目,城市圈产业互补、协作分工、集聚效应日益显著。

五年来,招商引资规模持续攀升、质量显著提高,不仅带来了大量税收、就业,更为未来发展储备了强大动能,推动了产业提档升级,促使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加快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国际化进程。

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建设深入推进。其中,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今年将完成封闭测试场建设。航天产业基地首批火箭下线并成功升空,已吸引总投资超百亿元。网安基地与武大、华中科大共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合作开展科研项目100余项。

外贸规模实现翻番

产业链加速向高端攀升

五年来,全市外贸进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外贸规模实现翻番。外贸产业链向高端攀升。全市进出口规模过百亿元的细分产业链达10条。获批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配件、船舶海工、轨道交通装备4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区域外贸产业加快向“专精特新”发展。

重点外贸企业深度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生产制造全球十分之一的光器件和光纤光缆、约两成柔性显示面板、约三成微型计算机。

外贸发展动能加快转换。五年来,先后获批并加快建设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外综服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企业在海外20多个国家(地区)布局海外仓110多个、拥有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230个,外贸企业营销服务能力和自主品牌建设不断增强。

外贸“朋友圈”不断扩展延伸。五年来,累计与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对发达经济体贸易额稳定增长。

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全面深化,7项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7项创新案例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案例”,跻身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综合评价第一梯队。

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成功举办全球服务外包大会、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武汉峰会、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发展合作论坛等一系列重大经贸活动,申办获批为第十二届至十四届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举办城市。

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加快建设,东湖高新区入围全国第二批、全省首个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传神语联网、微派网络等8家企业、2个项目入选2021-202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

口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整体通关时间压缩七成以上

五年来,我市形成了水、陆、空并举,各类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基本齐全的口岸格局(3个一类口岸、9类13个进境货物指定监管场地),有力支撑了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

口岸货运量由2016年的74万余标箱增长至2021年的130多万标箱(预计),同比增长超过75%,年均增长两位数以上,其中2021年同比增长22%(预计)。

阳逻港开通直达日、韩等国近洋航线;中欧班列(武汉)目前主要运营线路3条,辐射欧洲、中亚、西亚;天河机场目前开通了国际和地区航线22条;东湖综保区跻身全国A类综保区。

阳逻港

在“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中,被评为跨境贸易标杆城市。

为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持续开展“提效降费”,推广“提前申报”“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改革措施。航空口岸实现7×24小时常态化快捷通关。

2020年,我市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49.93小时,较2017年压缩71.95%;出口整体通关时间1.58小时,较2017年压缩92.36%。

国际经济合作成果丰硕

综合实力居同类城市前列

近五年,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预计达220余亿美元,居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第一,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全市累计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预计超85亿美元,年均增长超过20%。累计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预计达3万余人,年均增长超5%。全市在境外56个国家和地区投资企业累计达273家,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21国投资项目58个。

充分立足本市产业优势,坚定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深化对外投资合作,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搭建国际贸易综合信息查询平台等服务平台,开展企业“走出去”培训和风险预警,助力企业积极稳妥“走出去”。连续承办两届中国国际工程产业供需合作峰会,以对外承包工程优势带动产业链发展。同时,积极抢抓外国政要来汉和外交部两次推介湖北武汉契机,先后组织500余家企业参与50多个国别(地区)推介活动。大力开展“引进来”,设立武汉世界馆,策划举办系列国际经贸交流活动。

品牌展会能级显著提升

会展中心城市基本建成

2017年至2021年,我市基本建成国家重要会展中心城市,除北上广深外,武汉居全国会展城市第二方阵前列,累计举办展会节事活动预计超过3400场。

品牌展会能级显著提升。中国食材电商节、武汉国际汽车展览会、华中国际汽车展览会、中国食品博览会暨中国(武汉)国际食品交易会等,均从中小型展会成长为大型或特大型展会。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展览面积居中部地区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首位。

品牌展会

世界集邮展、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亚太贸易便利化论坛、中国国际友城大会、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世界军运会、世界飞行者大会、中国品牌节年会等一大批国际知名展会及节庆赛事活动相继举办。

市场主体不断成长壮大,年营业收入过亿元会展企业5家,拥有全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会展类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企业。

城市会展知名度持续提升,我市连续多年获评中国会展名城“金海豚”奖和“中国会展最具办展幸福感城市”大奖。

党建、改革与平安法治建设统筹推进

全市商务系统自身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与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执行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推动机关工作作风转变,积极打造风清气正的商务干部队伍,初步培育出务实亲民、团结奋进、攻坚克难的商务铁军精神。

深入开展“四办”“一网通办”改革,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办”“网上办”率达到100%,即办率达90%以上。市商务局“四办”改革工作始终位居全市市直单位前列;先后完成物流标准化、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江汉路步行街改造提升、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等国家级试点,新获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商品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等国家级试点,持续推进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跨境电商综试区、汉口北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以及深化服贸创新发展等国家级试点工作,全市商贸行业流通效率显著提升,线上与线下消费、商业与文旅体育消费加速融合,老字号与新业态发展交相辉映,为全市消费升级和贸易扩容注入了强劲动力。

平安商务建设持续深化,探索建立全市商贸企业隐患排查及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系统,建立成品油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商贸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保持平稳态势。督促商贸行业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牵头组建机场和高风险货物专班,狠抓口岸防输入工作,实现入境人员防输入现场零事故、高风险货物无疏漏。

商务法治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观念进一步走深走实,积极开展法治惠企行动,惠及企业近千家。商务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创新工作机制,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对口支援等各项工作。

——未来五年努力方向——

● 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引导推动资本产业集聚

● 进一步强化消费引领,大力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 进一步推动提质升级,持续推进贸易强市建设

● 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聚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 进一步聚焦品牌建设,加快建设国家会展中心城市